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被大量循证医学的资料证明,可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但临床使用时发现存在较普遍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国外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27%~40%。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口服后不仅未能起到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的作用,反而增高发生心肌梗死,卒中和死亡的风险。
年《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阿司匹林抵抗、多个血小板聚集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患者再次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相关。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更易出现血栓事件,其死亡、心肌梗死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是阿司匹林反应正常人群的3倍。
随着研究的进展,国内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的指南共识,均建议对心脑血管药物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实施个体化给药治疗,将大幅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对八万多例病人进行了“阿司匹林”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发现29.65%的病人对阿司匹林抵抗,抗凝效果差。与国外统计数据基本相符。
特别是对于想要预防脑梗死二次复发的患者,正确合理的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大家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好的话,那么脑梗死5年复发率就可以降低30%左右。
阿司匹林基因检测意义,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利于合理的药物选择,以及寻找疗效不佳的原因,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基因检测报告主要包含:1、个人信息与检测方法;2、基因检测结果;3、报告结果分析与用药建议。检测结果分为:抵抗、不抵抗两种类型。对于不抵抗的患者,抗血小板凝集效果较好,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于抵抗的患者,抗血小板凝集效果较差,建议更换替代药物或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由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预防使用的普遍性,若无可替代药物,建议持续重点监测潜在阿司匹林抵抗风险个体的心血管疾病进展情况。
因此,建议在使用阿司匹林前进行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针对患者基因型进行疗效预测,并对高风险患者提前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只有精准用药,才能健康人生!
主讲嘉宾: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理事单位基因学专家罗凌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12月8日(周三)生活广播10:30-11:00播出的《养生堂》节目,直播间热线播出频率FM91.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