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时30分,迎来“大暑”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季节的到来。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蒸煮模式”即将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最易在大暑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全年最热的日子,心平气和地过哦!
暴雨来袭,小心防御
中央气象台22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22日20时至23日20时,广东东部沿海、广西北部、福建东南部沿海、云南北部、川西高原南部、贵州南部和东部、重庆东部、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南西北部、湖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上述局地并有短时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部门建议,相关部门要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切断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大暑三候
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大暑时节,这样养生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阳虚症,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药粥滋补身体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
食家禽肉气血双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解*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适宜“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情绪中暑”不可忽视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
“冬病夏治”不容错过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等等。医生根据病人的病症不同,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
推荐三种目前很流行的冬病夏治方法,三伏贴、三伏天拔火罐和三伏天艾灸。之所以介绍这三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具备4大优点: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冬病夏治一般以30~4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为巩固疗效,医院复诊。今天恰逢中伏第一天,参与“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市民朋友不要错过好时机哦!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表
头伏7月13日(周一)——7月22日(周三)
中伏7月23日(周四)——8月01日(周六)
中伏加强8月02日(周日)——8月11日(周二)
末伏8月12日(周三)——8月21日(周五)
医院冬病夏治科室
门诊一楼:儿科、康复科
门诊二楼:针灸推拿科、肺病科(呼吸科)、风湿科
门诊三楼:淮医名医堂
聚贤楼二楼:治未病中心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健康
长按下图可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