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经隧是由肝系筋膜构成,筋膜为病,不外挛急松弛、破损、硬化几种病理改变,其中挛急最为常见。
治疗筋膜挛急多用甘药,故《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仲景治疗筋脉挛急,常遵经旨而用甘药缓其挛急。
如橘皮竹茹汤治哕逆,甘草用至六两,是缓胃腑之急;
芍药甘草汤治两脚拘挛,甘草用至四两,是缓筋脉之急;
甘草泻心汤治日下利数十行,腹中雷鸣、干呕,甘草用至四两,是缓胃肠之急;
甘草干姜汤治烦躁吐逆,甘草用至四两,是缓胃肠之急;
桂枝人参汤治协热下利,甘草用至四两,是缓肠道之急;
炙甘草汤治脉结代、心动悸,也用甘草四两,是缓心脉之急。
仲景之方,大枣多用十二枚,炙甘草汤用至三十枚,也是甘以缓急之意。
炙甘草汤所用甘草,伤寒注家均以补益心气解释,其实并未揭示此药真正用途。
如果只补心气,不如重用人参,何必重用甘草。
筋脉挛急的用药治疗此证关键在于柔和筋脉,缓其急迫。
欲使筋脉柔和,首当消除挛急原因,然后再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治疗原则,选用柔肝缓急药物组合成方,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临证所见,约有以下几种配伍形式:
挛急因寒
常常突然起病,疼痛而兼寒象。此证法当散寒舒筋。
常选用桂枝、附子、吴茱萸、北细辛、蜀椒之类温散凝结之寒,芍药、木瓜、甘草、大枣之属柔肝缓急,治其绌急之痛。
常用方如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木瓜汤等。
挛急因热
亦常突然发病,疼痛而兼热象。此证法当清热柔肝。
常用栀子、牡丹皮、*芩之属清肝经之热,白芍、甘草、大枣、葛根之属缓其筋脉挛急。
常用方如大柴胡汤、奔豚汤即属此种配伍形式。
阴虚而痛
常常兼见阴血亏损,宜用芍药、甘草之属组合成方以柔肝缓急。
如芍药甘草汤却属此种配伍形式。此方治疗筋脉痉挛,范围极为广泛,涉及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
肺之气管痉挛而喘咳,肾系经脉痉挛而小便异常,膈膜痉挛而呃逆,胆道、胃肠痉挛而绞痛,肢体痉挛而拘急痛,都可使用本方从肝论治。
但须重用,原书二药用到四两,约合今制g,即可为其佐证。
阳虚而痛
常常兼见畏寒怯冷,当用干姜、生姜、桂枝、附子之属振奋脾肾阳气,芍药、甘草之属柔肝缓其拘挛之痛。
常用方如小建中汤、桂枝加桂汤、当归建中汤、*芪建中汤等。
上述四种结构,都用白芍、木瓜柔肝,甘草、大枣缓急成为本法组方特点,法名柔肝缓急,依据也在于此。
气滞痞满证的理、法、方、药脾胃气滞,是指中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滞而不畅的病理改变,行气宽中,是据脾胃气滞病机拟定的治法。
以脘腹胀满为其主证。
脘腹胀满,病在中焦,究其胀满之机,则与卫气运行受阻有关。卫气行于膜腠之间,升降出入,不失其度,如果卫气运行受阻即可呈为胀满。故《灵枢·卫气失常》说:“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
引起卫气运行失常的原因,《内经》虽谓“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其实因寒者多因热者少.寒邪相侵,腠理凝闭,影响卫气升降出入,阻于半表半里之间,遂呈胀满。故《灵枢·胀论》说:“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除受风寒可以引起胀满以外,内伤食积呈胀亦较多见。此种机理恰与上述相反,又是先因积滞内停引起脾胃功能障碍,继因脾胃纳运失常而致气机受阻的病理转归。
由于卫气肇始于肾,取资于脾,宣发于肺,调节于肝,升降出入于三焦,一旦发生病理改变,自然就与上述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所以气滞而胀,不能单纯责之于脾胃,亦当考虑肺气是否能够正常宣降,肝气是否能够正常疏调,只有联系五脏分析,才能揭示气滞与脏腑功能失调,卫气升降出入异常的内在联系。
脘腹胀满不能单纯着眼于气,还要注意气血津液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临床所见,津液凝聚的痰饮水湿均可影响卫气流畅。因为,膜腠三焦是津气升降出入共同通道,津液凝聚,势必有碍卫气的疏畅;卫气滞涩亦将有碍津液流通,二者常常互为因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寒气生浊……浊气在上,则生胀”即阐述了因寒引起津液凝聚因津液停滞妨碍卫气运行,以致湿凝气阻而生胀满的病理过程。《温病条辨》所谓“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自然也是指的津气受阻病机。
气滞而胀,法当行气导滞,开其滞塞,令气机调畅则胀满可消。这类方剂常选用擅长行气的厚朴、陈皮、积壳、木香、豆蔻、砂仁、高良姜、苏叶、大腹皮等药为主,再据寒热虚实配伍其他药物而成。如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宽中八宝散、撞关饮子、草豆蔻饮、三脘痞气丸等都体现行气宽中法则。
行气导滞的苏叶、藿香、砂仁、白豆蔻、陈皮、木香之属,均具芳香特点,对于气郁湿阻病变,用之既可辛通气机,又可醒脾化湿。某些方配燥湿的苍术、白术,祛痰的半夏、皂荚,淡渗的二苓、泽泻,是针对气与湿浊共存且相互影响的立法组方。
气滞之证,有时也要配伍活血之品,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配伍活血之品,不仅可以照顾气病及血的血运不利,亦有利于气机调畅,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脾胃气滞虽然病在中焦,亦当注意脏腑间的协同关系。这类方剂每配苏叶、杏仁、桔梗宣降肺气;柴胡、香附、青皮之属疏肝解郁意即在此。这些药物看似与主证无关仔细琢磨,方知绝非可有可无,盖因卫气升降出入有赖肺脾肝三脏协调故尔。
本法约有以下几种常见配伍形式:
温中行气:气因寒凝,较为多见,常配干姜、高良姜之属温运中阳,使寒凝散则气机通,脾运复则升降调,如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等即是。这类方剂也可配伍桂枝、附子,用此意在温通开闭,辛散凝结之寒,温阳化气,补火以暖脾土,如强中汤之用附子,人参汤之用肉桂即是。
清热行气:气滞偏热,每多见于夏季,必夹湿浊为殃。三焦湿郁升降失司,湿凝气阻,郁结化热,可呈脘连腹胀等证。治疗这类见证,可于理气化湿方中加入清热药物,升清降浊法中的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三加减正气散即属此种结构。
健脾行气:气滞偏虚则补气健脾之人参、白术较为常用。气滞而用补气健脾之品,颇有实实之嫌,似乎不合法度。其实,使用健脾之品在于恢复脾胃功能,功能恢复气机才能畅通无阻。这种通中寓补的组合形式,是治脾虚与气滞两种证象同时存在的结构。这种结构也有“塞因塞用”之义,如强中汤与人参汤即是。
消积导滞:气滞实证,多属食积阻滞胃肠,此时正气未虚,贵在速去其积,使用牵牛、槟榔之属不仅无害,且能使其速愈。若系食积,尤须使用消食的山楂、神曲、麦芽或导积的大*、槟榔之属,消除气滞原因令胃肠传导正常则胀闷自消。如保和丸、木香槟榔丸即是。
气滞腹胀应与腹水鉴别。气胀者以手扣腹,中空如鼓;腹水者,侧卧扣之,卧侧呈重浊音。若系水停作胀,当于治水诸法求之。
湿热用药基本配伍知识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由于湿为阴邪,治宜温化,热为阳邪,治宜清解。
所以此证常用:
苦寒的栀子、*芩、*连、*柏等清热解*药物,消除病因或解其郁热;
辛温燥湿的苍术、厚朴、半夏、草果,
芳香化湿的菖蒲、藿香、砂仁、白豆蔻、陈皮、佩兰,醒脾化湿,恢复脾运。
除湿勿忘佐以辛开肺气的桔梗、杏仁、薄荷叶、枇杷叶之属,启上闸以开水源,开腠理以展气机;
淡渗利湿的茯苓、滑石、通草、猪苓、泽泻、防己、薏苡、茵陈、芦根之流,利水道以疏壅滞。
将辛开、苦泄、燥湿、芳化、淡渗五类药物组合成方,既可消除致病原因,又可调理脏腑功能,祛除已停湿浊,如此配伍,才是完善的结构。
常用方如甘露消*丹、三仁汤、薏苡竹叶散、宣痹汤、加减木防己汤、连朴饮、蚕矢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配伍本类方剂时,要注意几点:
1湿与热孰多孰少
热盛湿微,偏于阳明之表,以清热为主,燥湿芳化为辅。因为湿热在于少阳三焦,脾湿仅为兼见证象,故应着重清阳明少阳之热。
湿胜热微,偏于太阴之里,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因为湿阻中焦,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才能振奋已困之脾阳,祛除黏腻之湿浊。
2病位偏表偏里
兼湿滞体表,肌肉烦疼,应配入防己、薏苡仁、蚕砂、姜*、秦艽、海桐皮、威灵仙、丝瓜络、络石藤、海风藤等长于治疗肌腠之湿及通络止痛药物。
适当加入川芎、桂枝之类宣通血络之滞,则止痛效果更佳。
3兼证偏上偏下
兼见头胀、头昏、咽痛、肢节酸疼,略见寒热等上焦证象的,可配入辛开肺气药物,使肺气开宣而气机得展,肺气肃降而湿浊下行。
兼见下焦证象,小便不利,或淋涩作痛,或大便溏泄,利湿药又宜增强。
4湿热误治而成坏证,应该采取救误措施
误用汗法以致湿热蒸腾,蒙阻清窍而神昏耳聋,当用降泄药物,使湿热下行;
误用泻下以致脾阳下陷,泄泻不止,当用升浮药物,使脾阳上升;
误用滋腻而致经久不愈,当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振奋脾阳,解其锢结。
这些都是治疗湿热证的基本配伍知识。
祛寒湿的组方用药但在一般方剂里面多与甘淡渗湿药配伍,这种燥湿、芳化、淡渗结合的配伍形式,既是治疗脾不运湿的基本结构,也是治疗湿热中阻或湿聚成痰的基本结构。
如果寒湿较盛,尤宜配伍温运中阳的干姜、草果,以达醒脾化湿目的。
脾为湿困,不能专责一脏,亦当考虑肺肾两脏与脾的联系。肺脾肾三脏由少阳三焦联为一体,中焦运化失司,兼见上焦肺气宣降失常者有之,兼见下焦肾阳气化不及者亦常有之。
所以治疗此一机理的方剂,虽然重点在脾,或兼肺治,或兼肾治,古方早有先例。如所举藿朴夏苓汤用宣降肺气的藿香、杏仁,苓桂术甘汤用温阳化气的桂枝,均反映了五脏相互协同的密切关系。
湿浊阻滞必然妨碍气的正常运行,除湿应兼调气,才无顾此失彼之失。由于所选芳香化湿的陈皮、厚朴、砂仁等药兼具调气作用,所以不必另配其他调气药物。这种一药双关的选药方法,应予足够重视。
运脾除湿法可用于呕吐、泄泻、腹痛、食少、腹胀、肌肉重痛等证,上述任何一种证象只要兼见苔白、脉濡,病性偏寒,均可使用。
知常达变、随心运用治痰法痰的生成,虽然与肺脾肾三脏都有关系,但脾不运湿,运化失司,却是水液凝聚为痰的主要原因,故前人指出“脾为生痰之源。”
这一理论为治痰当先燥湿运脾提供了理论依据。湿痰为患,是脾不运湿,凝聚成痰,痰阻气机的津气同病。
此种痰由津凝之证,自宜燥湿化痰,湿由脾运不健而生,又当利气调中,恢复中焦健运。俾中焦健运则湿无由积,湿不生痰则诸证自愈。
这类方常由燥湿祛痰的半夏、南星、苍术、白术,芳化利气的陈皮、砂仁、枳实,淡渗利湿的茯苓三类药物组成,反映了燥湿、芳化、淡渗的基本结构。
这种结构与运脾除湿法大体相同,仅因本法常选燥湿与化痰两用的半夏、南星才略异其趣。常用方如二陈汤、二术二陈汤。
本法是治痰诸法的基本结构,众多治痰方剂尽管所体现的治法各有不同,却均由此法加味而成,从而反映了法中有法的中医特点。
此法可用于三类见证:
1湿聚成涎,停蓄于胃的呕恶;壅滞于肺的咳嗽。
咳嗽属于肺失宣降的津气病变,使用此法调气行津,恢复肺的宣降功能,即可达到治咳目的,这是本法的基本用途。
2痰浊凌心的心悸,蒙蔽巅顶的昏重,壅阻清窍的目眩、耳鸣,下注前阴的带下,停积机体的痰核等证,虽不见痰,亦从痰治,这是本法的扩大应用。
3用于一般湿困脾阳,并无痰的征象。能治湿阻是因此法与治中焦湿滞的结构相同,这是本法的变通应用。只有知常达变,才能运用随心。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