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
TUhjnbcbe - 2021/8/17 22:36:00

临床现状——

胸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群中约20%~40%的个体有过胸痛主诉,年发生率约为15.5%。胸痛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加深,老年人群中高发,以男性为著。我国北京地区的横断面研究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7%。

胸痛急诊的要求:“早期识别、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迅速识别并给与合理治疗是急性高危胸痛救治的关键。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研究及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上评估急性胸痛患者的重要指标。以cTnI、Myo、CK-MB、NT-proBNP为代表的标志物,不仅能用于疾病的快速诊断和鉴别,也能在危险分层、预后判断与治疗决策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新的生物标志物H-FABP在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诊断和预后评价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胸痛的高发性、严重危害性及急诊要求,公司设计并成功研发出了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试剂盒。生物标志物合理的联合检测,可以为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更好的客观依据,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能力,避免漏诊和误诊,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缩短留观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产品介绍——

☆cTnI+H-FABP二联检测

联合检测H-FABP、cTnI,使H-FABP、cTnI诊断的时间窗口期互补,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大大提高了AMI诊断率,在AMI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临床意义:

1、评估梗死面积和ACS风险;

2、AMI溶栓治疗标志物;

3、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志物;

4、H-FABP心脏特异性比肌红蛋白高4.15~20倍;

5、肺栓塞(PE)、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脑血管病的诊断。

☆cTnI+NT-proBNP二联检测

临床意义:

1、早期发现心衰病人;

2、估计心肌缺血损伤面积;

3、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

4、心衰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5、非心源性心衰病人的筛选和诊断;

6、辅助ACS危险分层。

☆cTnl+Myo+CK-MB三联检测

目前应用最广、最常见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即为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这三项组合被称为“心梗三项”。心梗三项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心肌梗死、评价溶栓治疗效果、评价再栓塞或栓塞范围及危险程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意义:

1、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

2、估计心肌缺血损伤面积;

3、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

4、各类原因所致心肌损伤的监测;

5、某些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估。

☆cTnI+H-FABP+Myo+CK-MB四联检测

是目前检测心肌梗死最灵敏、最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组合。对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评估溶栓治疗效果、评价再溶栓和溶栓的范围及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危险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cTnI+H-FABP+Myo+CK-MB+NT-proBNP五联检测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强调:“联合使用多项生物标志物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联检能够对胸痛、胸闷、头晕及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危险分层、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最大可能地缩短急诊“四大杀手”(急性心梗、急性心衰、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时间,减少误诊、漏诊,极大地提高高危胸痛的诊疗效率,助力急诊的快速确诊。

适用机型——

技术优势——

1、免疫荧光全定量检测

纳米微粒共价交联:免疫反应更充分,更稳定;

标记抗体富集纯化:临床诊断更特异,更准确;

荧光信号级联放大:定量检测更快速,更灵敏。

2、适用多种样本类型

实现血清、血浆、全血样本检测,适用不同情况,全面检测。

3、性能优越

与中心实验室检测具有优异的一致性及相关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符合率;

优良的高灵敏度和分析性能;

更低检测阈值,更宽线性范围。

4、全面的产品组合形态

包含三种不同包装规格;

包含不同型号的检测指标组合。

5、联合检测

反映疾病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

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提高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6、高检出率

经过优化组合的多指标联合检测,能最大限度提高检出率,高出单项检测的检出率。

7、高通量

多项标志物同时检测,15分钟出结果。

8、可单人份检测

随时添加样本,可做到样本随到随添加。

9、低成本

联合检测节约时间,节约试剂成本。

10、自动化检测

仪器自动完成检测过程,同时自动出具报告,与LIS系统无缝对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