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何奔教授心
TUhjnbcbe - 2021/6/23 9:15: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何奔

概述冠状动脉微循环系统由直径200μm的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等冠脉微血管构成,是心肌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指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异常,导致不能以心外膜冠状动脉病变解释的心肌灌注受损和/或心肌缺血。其发生机制复杂,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微血管堵塞、微血管顿抑与微血管痉挛。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可表现为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只能显示约5%的血管网。心外膜冠状动脉对冠状循环阻力的贡献10%,而冠脉循环的阻力70%来自冠脉微血管(前小动脉与小动脉);另20%来自毛细血管与静脉。

心肌缺血的机制:从大血管到微血管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分类冠脉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以分为:I型:原发性,无结构或器质性心脏病存在;II型:存在着心肌疾病,如(LVH,HCM,DCM);III型:存在着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包括ACS);IV型:PCI后;V型:心脏移植后。

心外膜冠状动脉的再通不等于心肌的再灌注,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往往造成“二次打击”,显著影响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

心肌水平灌注的评价方法

①心电图:心电图主要根据ST段回复(STR)判断心肌水平灌注,STR≥70%代表完全回复再灌注良好,30%≤STR<70%代表部分回复,STR<30%代表无回复。

ST段回复与临床预后

②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准确判定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以及冠脉病变的特征。目前评价冠脉微循环灌注,冠脉造影影像学上主要有由以心动周期计算心肌造影剂进出时间为基础的心肌微血管灌注水平分级方法-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myocardialperfusiongrade,TMPG);以及以心肌微循环显影密度为基础的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yocardialblushgrade,MBG)。

计算机定量心肌显影浓度使用计算机程序定量,重复性好,然而必须在复杂程序下进行数据转化,耗时、不便于即刻评价,且一定程度上受心率,心动周期和推注速度影响。TIMI心肌灌注帧计数(TMPFC-TIMImyocardialperfusionframecount)具有简单、客观、定量、可取得连续数值和造影即刻评估的优点。TMPFC值与心脏磁共振所提示的冠脉微循环障碍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和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造影时间必须持续至造影剂排出心肌-心肌显影(Blush)消失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定义为心肌最大充血状态下的狭窄远端冠状动脉内平均压(Pd)与冠状动脉口部主动脉平均压(Pa)的比值。FFR假设冠脉微循环是正常的,如果微循环有障碍,可被高估。冠状动脉循环阻力指数(IMR)定义为冠脉远端压力与最大充血状态下平均传导时间的乘积,是一个通过冠脉压力测量导丝以及温度测量导丝相结合计算微循环功能的定量指标,经一系列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FFR和IFR

③核素影像PET(MBF):SPECT和PET也被用于获得心肌灌注和代谢情况的信息来判断冠脉微循环和心肌代谢情况。SPECT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其局限性在于较差的空间分辨率和由于组织衰减而造成的伪影,使定量检测不够准确。PET是一种心肌代谢显像,可显示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特点,灵敏、准确地评价心肌细胞的活力,定量评价心肌灌注。但由于费用较高等客观因素,PET常规用于临床评价心肌存活受到限制。

(A)负荷相;(B)静息相;(C)心肌核素显像,负荷相;(D)心肌核素显像,静息相;(E)冠脉CTA;(F)冠脉造影

④心脏磁共振(CMR):心脏磁共振是评估冠脉微循环障碍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方法。造影剂增强CMR可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障碍。通过不同扫描序列和钆对比剂的应用,CMR可以实现对心肌的组织学显像,从而探查心肌的水肿、坏死和微循环障碍,为再灌注治疗的疗效评价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但装有起搏器、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患者不能进行CMR检查。

(a)短轴观,心肌水肿伴心肌内出血,T2序列;(c)四腔心长轴观,心肌水肿伴心肌内出血,T2序列;(b)短轴观,心肌微循环阻塞,LGE序列;(d)四腔心长轴观,心肌微循环阻塞,LGE序列

⑤心脏超声声学造影:心肌声学造影(MCE)是直接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或经静脉内注射抵达冠脉循环)声学造影剂,在超声心动图上可见到心肌内云雾状影像增强,反应心肌微血管的完整性,提示心肌存活。MCE的研究最主要的临床应用是对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评价(包括测定心肌危险面积、梗死面积,评价心肌存活性)。MCE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诊断冠心病的影像技术,具有实时、微创、价廉、床边应用及可重复性的优点。

红色箭头所示造影剂缺损

无复流的治疗对于无复流患者,应该采取充分抗凝、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酌情原位溶栓,并给予特异的血管扩张剂,抗再灌注损伤。后适应、机械干预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环节机制制定干预策略,他汀类药物针对红细胞渗出、间隙水肿等缺血损伤;血管扩张剂针对微血管痉挛;腺苷、曲美他嗪针对再灌注损伤;血栓抽吸IIb/IIIa受体拮抗剂针对微栓塞。

远端保护/血栓抽吸装置较常用于静脉桥血管及颈动脉支架术的保护,包括GuardWire微栓塞防护系统、Filter微栓塞防护系统、血栓抽吸、血栓切割装置等。

缺血后适应改善心肌灌注

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剂量越小越好,最好局部应用不影响或最小影响全身。病变远端次级分支给药优于指引导管给药,常规微导管给药需要把钢丝撤回(缺点:容易loseposition,特别是交换时,耗时并且需要延长钢丝或其它技巧)。冠脉局部给药的药物浓度大于静脉给药后冠脉药物浓度的100倍,可采用靶向灌注导管——单轨式微导管腔内注射装置。双腔导管包括注射腔/支撑及导丝腔,结合了微导管和OTW的特点。

双腔导管

凯德传媒采写

欢迎关注《凯德传媒》(KD-media)

觉得不错,记得给小编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何奔教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