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焦病证
邪在上焦主要包括肺与心包的病变,临床辨证除了根据肺与心包的特有表现,结合病程阶
段进行辨析外,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1分析主证,区分类型:邪入肺经所产生的证候,既有属于表证的肺卫证,也有属于里证
的肺热证,两者虽然病变部位都在上焦肺经,但在浅深层次上有表里之分。这种表里差别,不
仅是程度上的浅深差异,而且存在着证候性质的差别。因此,正确认识肺经证候的表里界限,
对于正确阐明病机变化以决定治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氏认为,辨别表里界限,特别要着
眼于热势的高低、恶寒与否、出汗情况、咳喘表现、苔脉变化等,同时,结合病程阶段及演变过程
进行分析。咳嗽、气喘、咯痰、胸闷、胸痛等是体现病位在肺的主要见症,这些见症的产生从总
的方面来说都是由于邪热侵肺,肺气失宣的结果,但具体分析其病机又有差异。他认为:邪在
肺卫,肺气失宣时一般只见到咳嗽,有痰不多,较少气喘、胸闷。当邪热入里,痰热壅肺时则可
见咳嗽气喘,痰多粘稠,胸闷胸痛等。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是心包证的主要见症,温病过程中
出现的神志异常常因病机不同而具体情况有异。王氏指出,热闭心包证由于清窍闭阻,神明活
动受堵,其神志异常多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若仅见烦躁不宁,时有谵语,则多属热扰心神,
如营分证营热扰心、阳明腑实证胃热乘心等。因此,认真分析肺经和心包经的主要症状,是分
析病位浅深、病势轻重的关键所在。
2辨察兼证,分析因果:王氏认为温病邪在肺经,常因兼夹其它病邪或因其病机变化而形
成兼夹证候,常见的有兼湿阻气分、血脉瘀滞、阳明腑实等,热入心包是温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
危重证候。它不仅病势深重,而且病机复杂,在其形成过程中常兼夹其它证候,其中不少兼证
又每与心包证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使病情更为复杂多变,如热闭心包证易于动风、易致血
络瘀滞、易夹痰浊以及易兼腑实等。因而临床在识得主证的基础上,注意辨察兼证,并分析其
因果关系,实是正确诊治的一个重要环节。
3观察动态,审视突变:邪在上焦肺卫,虽属病变初起,病势较好,但有时病情也可发生突
变,出现危重证候,如“逆传心包”。对此,王氏强调必须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如发热的情况、
神志和舌象的改变等,同时还应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发生演变的规律性认识,去判断病证的传
变趋势;热闭心包虽邪热内陷病情危重,但其性质尚属实证,诊治正确及时犹可救治,若邪闭太
甚,正不敌邪,则可在内闭的基础上进一步导致正气的溃败,而形成内闭外脱的危重局面,不少
患者常于此际死亡。因此,王氏指出:在辨析心包证时,必须密切注意因闭致脱的可能发生,而
患者的面容、气息、脉象、神情等变化则是临床辨析的要点所在,也是“握机于病象之先”的重要
依据之一。
(二)中焦病证
中焦的病变一般多见于温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此际邪实热盛,正气抗邪多较剧烈,病证
性质有湿热和燥热之分,同时邪正虚实的消长变化也较迅速。因此,王氏提出辨析时当注意以
下几个环节。
1明确病证的病位重心:中焦病变包括了脾、胃和大肠的病证,其中阳明胃肠的病变属邪
热燥实之证,太阴脾经的病变属湿热之证。临证时除应根据发热、苔脉等一些整体反应进行辨
第五卷76
####
析外,重视胸腹部症状和体征的诊察是十分必要的。如病在阳明胃经者,多见壮热、大汗、烦
渴、脉洪大等,一般无明显的胸腹部症状和体征;邪在太阴脾经者,除有身热不扬、苔*腻、脉濡
数外,还有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等中焦湿困之象;邪在阳明肠腑,除有潮热、烦躁、苔*焦燥、脉
沉有力等见症外,还有腹部胀满硬痛、大便秘结等“热结”之象。因此,明确中焦病证的病位重
心,实是区分证候类型,正确辨证的关键所在。
2审察证候的演变趋势:邪传中焦阳明胃肠,邪热亢盛,轻者燥胃肠津液,重则耗肝肾真
阴。故王氏强调应重视对阴津耗伤的辨析,判断病证的传变趋势。阳明胃热属无形之热,里热
熏灼,不仅燥其胃津,且壮火食气,加之热迫津泄,往往因汗出较多,元气亦易随之外泄,因而常
易在热灼津伤、口燥烦渴的基础上,导致津气俱伤而伴见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等,若再进一步
发展,甚至还可出现身热骤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等津气欲脱、化源欲绝之变。腑实
之证耗伤阴液亦为临床所常见,但腑实阴伤较之胃热津伤又有自身的特点,即腑实内结,不仅
极易消灼胃津肠液,且阳明大实不通,还可进一步深入下焦克伐少阴癸水而成“土燥水竭”之
变。湿热困阻中焦,由于湿性重浊粘滞,其传变相对较慢,然也并不是“久在一经不移”,太阴湿
热经过一段时间的困阻蕴蒸后,亦可发生传变。王氏总结出:湿热上蒙清窍,可引起神志昏昧;
下注膀胱,可致小便不利;内蕴肝胆,可出现身目发*;外郁肌肤可蒸发白
疒
立
口
;湿热化燥,内迫
营血,灼伤血络可致斑疹、便血,甚至有气随血脱之变;湿困日久,从寒而化,阳气受损则可导致
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湿胜阳微”之证。因此,临床应立足于动态观察,根据其证候变化掌握
其演变的趋势。
3分清湿热的偏轻偏重:湿困中焦的病证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脘痞苔腻为主要临床表
现,以湿中蕴热、困阻于脾为病机特点。盖湿属阴邪,热为阳邪,两者虽同处一体,但因其性质
相反,故又相互对立,并随人体阴阳体质之不同而有湿偏重和热偏重的不同病机变化。王氏认
为,脾为至阴之脏,太阴脾的病证多属湿重于热的类型;若在阳盛之体,湿邪化燥而转化成为热
重湿轻之证,则病机又以阳明胃热为主。病变初期湿遏热伏,多以湿重为主;病变中、后期湿郁
化热,多以热重为主。临床辨证当围绕热象的表现、口渴情况、舌苔、脉象等以区分湿热的孰轻
孰重。
(三)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肝、肾的病变,是指温病后期热邪耗伤下焦肝肾之阴所致的真阴欲竭证
候。此时邪热虽然不甚,但虚损甚剧,病势颇为深重。王氏提出在辨析下焦病证时当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
1掌握临床特点,明确证候性质:下焦肝肾的病变多由上、中焦病变不愈传变而来,多属
温病后期脏腑衰竭阶段的病变。故邪传下焦,虽邪势已衰,但真阴枯竭之象十分明显。王氏认
为辨别这种阴精欲竭为主要病机变化的证候,必须根据其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
干舌燥、甚至齿黑唇裂、舌绛少苔、脉虚细数等阴虚内热的证候表现,结合病至后期的病程特
点,明确其“邪少虚多”的病机性质。下焦病变中的肝风内动是属虚风内动,病变的本质由肝肾
阴精亏损,不能濡养筋脉所致,即所谓“水不涵木”。它与下焦热灼真阴证有着内在的联系,即
后者是前者形成的基础,前者则是后者发展的结果,辨别时除要抓住真阴耗损的表现外,还须
注重对动风抽搐现象的分析。
2区别轻重程度,审察发展趋向:下焦温病的基本矛盾为热灼真阴、肝肾阴损,虽病势深
重,但在程度上仍有轻重可分。王氏指出:若见身热、心烦不得卧的水不济火,心火亢炽之“虚
中夹实”证或临床仅以阴虚内热之象表现为主者,其真阴耗损尚轻;若并见心中大动、神倦、脉
虚等阴精不能滋养脏腑,精不养神的表现,则提示阴伤较重。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常见的演变
有阴虚动风和阴竭气脱两种趋向,前者是由“水不涵木”而进一步造成的虚风内动,后者则是在
真阴枯竭的基础上导致心气外脱,辨证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神色形态、肢体抽搐的有无、汗出
情况、舌脉变化等。
3注意证候兼夹,鉴别相似病证:王氏的经验证明:邪入下焦肝肾的虚风内动证,主要见
于温病的后期,病机以虚为主,证候表现亦呈一派虚象,但在病程中也可兼夹痰、瘀留滞经脉,
阻闭机窍之变,从而出现虚中夹实的病证。这时就须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特别是肢体活动和
语言表达情况以及苔脉等来进行辨析。另外,在临床辨证中还要注意虚实动风的鉴别,虚风实
风证治大相径庭,不能混淆,辨证时除了根据病程阶段、形成特点进行分析外,重视动风抽搐表
现上的差异,如抽搐的强度、幅度、频率以及热象、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证明,临床运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除了要掌握其证候特点以作为辨别证候的
客观依据外,在具体辨析过程中,根据各个证候的性质和特点,在思路上明确分析要点和注意
环节十分重要,如病变的阶段、病位重心、传变趋势、兼夹证候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深入地
认清证候性质,准确地把握其变化特点和发展转归,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三、独具特色的临床诊治经验
王氏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不仅
精于温病的辨证施治,而且对内科杂病的诊治亦颇多心得体会。临床过程中长于辨病识证,善
于开拓治疗思路,有着鲜明的临床诊疗特色,现举几则。
(一)病*感染性发热
病*感染性发热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生。由于其病因为病*感染,目前
尚没有直接灭活病*的有效药物,故临床治疗多采取对症处理,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王氏
在运用温病学理论分析研究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创制
了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辨证着眼卫与气:病*性高热的临床特点是发热,且热势较高,体温可达39℃以上,持
续不退,热程较长,可超过两周,甚至达到月余,常呈朝轻暮重态势,有汗不解,或汗后热势稍降
而旋又复升,初起可伴恶寒、头痛、身痛等外邪袭表之象,但很快即现壮热不寒、心烦口苦、舌红
苔*、脉数有力之征。整个病变以全身性的中*症状为主要表现,缺少特异性的定位症状和体
征,实验室检查一般也无明显脏器损害的结果提示,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升高,有时还呈降低的
倾向。王氏结合西医学的认识,运用温病学理论分析了本病的临床特点,提出病*性高热的病
因是温邪,这种温邪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温热性质,致病以发热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使
在病变初期,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热象。实践证明,这种温邪由于形成季节不同,其类型亦有所
差异,如在春、冬季节多具有风热的特性,而在夏、秋季节则多呈暑热、湿热或暑湿之性,不过在
其表现为湿热或暑湿的特性时,仍是以热为主,以湿为次。对于本病的病机变化,王氏认为:本
病的主要病机为邪热炽盛,充斥卫气。其发热的形成是因温邪入侵人体后,正气奋起抗邪,正
邪剧烈相争,阳热偏胜所致。本病起病较急,发展较快,但病变较为单纯,传变不多,病理性质
以实热证为主,病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初起阶段多为邪袭肺卫的表热证,继之则为邪入气分
的里热证,若无特异的原发病变和并发症,病变多不深入营血,而以卫气分里热亢盛为主,其中
卫分的病变较为短暂,其表闭证象有时亦不甚明显,而气分的病变则相对较长。辨证时应着眼
于卫分及气分证候的诊察辨析:病在卫分,除有表证外,尚有明显热象,发热较高,舌红脉数;邪
入气分,既有邪热散漫、充斥内外的蒸蒸发热及汗出、口渴之象,也有里热内郁、心烦口苦、小便
短赤之征。邪热在气分流连日久者,常因兼夹湿邪而多伴有脘痞、苔腻的表现。
2治疗重在“清”与“透”:病*感染性发热虽病变单纯、病机明确,但由于其特异的致病因
素为病*,治疗时抗生素疗法难以发挥作用。临床按传统的“卫气营血”理论施治,虽亦能收到
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疗效尚不够理想,往往是高热难退或退亦缓慢或退后复升。有鉴于
此,王氏根据本病的证候特点提出本病的治疗应以辨病治疗,结合辨证制方用药,治疗的目的
在于抗*退热、透邪外达,只要诊断明确、制方合度,治疗首尾可以一法一方贯之。结合多年的
临床体会,通过反复的临床观察和验证,王氏创制了“清解退热法”专治病*感染性发热,取得
了良好的疗效。药由鸭跖草20~30克、忍冬藤20~30克、板蓝根20克、蒲公英20克、蝉衣8
克、连翘10克、柴胡10克组成。病变初起,表证明显者可加荆芥10克、豆豉10克、防风6克以
助发散表邪;头痛明显,汗出不多者可加羌活10克(暑季则改用香薷10克)以散邪止痛;湿邪
明显、胸脘痞闷、舌苔厚腻者可加藿香10克、厚朴6克以芳化湿邪。由于本病属高热急证,根
据“急证急攻”的原则服药次数每日不应少于3次,即早、中、晚各服1次,必要时夜间还须加服
1次。根据临床观察,一般服药1剂后热势即可逐渐下降,2~3剂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且很
少回升反复。本法的作用主要在“清”、“透”两端,清者清解热*以退热,热*得清病源即除,热
势自退。方中板蓝根、蒲公英、鸭跖草、忍冬藤等,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均具有一定的杀灭或抑
制病*的作用。透者透散邪热以驱邪外出,热势散漫之蒸蒸而热者,“透”则使其病势促邪外
达;里热内郁,不易外解时,“透”能解散郁热之势,使内郁之热既可直折而去,又可透散外出,方
中柴胡、蝉衣即具有透散泄热之功,而有着良好的解热之效。
(二)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以咳嗽、咳痰、气喘为典型表现,早期病变较轻时,多在
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病情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且可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
和右心肥大,严重影响健康。王氏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重视对病变机理的研究,强调治疗当
据标本缓急的原则,权衡虚实,分清主次,立法制方机圆法活。
1析病机,着眼气郁血瘀:一般来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有虚实两种情况,实者多
为外邪、痰浊等壅阻肺气,其中外邪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因,痰浊之邪多为在病
变过程中或邪热煎熬肺中津液炼液为痰,或肺气失于宣肃,津液不能敷布,停聚于肺而成痰浊,
也可因机体素有痰浊内留。虚者多为元气不足,肺肾摄纳失常所致。另外,脾经痰浊上干,中
气不足也是本病的致病因素。王氏根据上述认识,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
察和分析,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提出本病的病理变化不仅有肺气的郁滞,而且有血脉瘀滞
的病理因素存在,特别是在病变的晚期,这一因素更为明显。现代病理研究表明,在慢性支气
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时,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和肺循环障碍,表现为肺毛细血管壁
损伤、管腔纤维化和闭塞、血栓形成、肺小动脉增厚狭窄等所致的肺毛细胞血管数量和横断面
显著减少、微循环障碍、血流阻力增大等变化。这在理论上与中医学的血瘀学说基本一致。再
证之于临床,慢性支气管炎晚期常见的颈静脉显露、唇甲紫绀、舌质紫暗等表现,均为瘀血的征
象。所以王氏在诊察本病时,重视瘀血的病理因素,治疗中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不论是急
性发作期,还是慢性缓解期,用药时常配伍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有时山棱、莪术也可
加入,意在活血化瘀,改善肺循环,协助肺功能的恢复。
2论治则,贵在权衡虚实:王氏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在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出现
虚实夹杂的复杂局面,虚者主要表现为固有的肺、脾、肾三脏的亏虚,或为气虚,或为阳虚,或为
阴虚、或为阴阳俱虚;实者除表现为外邪内侵外,还可表现为痰浊蕴阻,血脉瘀滞,其中外邪为
致病主因,痰、瘀多为继发之病理因素。对于这种虚实夹杂的情况,诊治时必须在全面分析的
基础上,权衡虚实主次,分清病变类型,而后确定治疗的先后主次和具体的治法方药。一般来
说,实证为主的治以祛邪为先,根据具体的证情,或祛痰饮,或清痰热,或化痰瘀;在表者解之,
在里者清之、化之、温之、逐之。虚损为主的则重在补虚,或益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者温阳、
阴虚者滋阴,阴阳俱虚者双补阴阳。若邪实与正虚俱显者则应扶正祛邪兼施。另外,本病在急
性发作渐趋缓解时,患者可表现出一种邪热渐退而正虚之象渐显的正虚邪恋的局面,此时倘若
仍一味祛邪,则可使正虚之变进一步加剧;但若转手扶正,则又有恋邪之弊,易致病情反复。正
确的治法应是祛邪之中兼以扶正或扶正之中佐以祛邪,这样才能收到邪退正复的治疗效果。
3制新法,善用“清”与“宣”:慢性支气管炎由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常有明显的肺、支气
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防御能力下降,招致外邪入侵引起急性发作,每次急性发
作都会程度不同地加重肺、支气管损害。因此,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是
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王氏在运用传统治法的基础上,经过
反复研究总结出了两个较为满意的治法,验之于临床,疗效确切。
(1)清肺化痰法:处方由白毛夏枯草10克、平地木20克、金荞麦20克、鱼腥草20克、百部
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瓜蒌仁12克组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痰多之证,具有良好的清肺消炎,止咳化痰之功效。王氏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多
为外邪入侵与内伏之痰相搏为患,其中感染外邪乃发病之主因,所以清肺祛邪、消炎抗感染当
属治疗之重点,化痰亦为廓清病理因素的必要手段。全方体现出“清”、“化”两大治疗特点,由
于本法主要针对肺部炎性病变而设,所以对邪热在肺者疗效显著,对寒邪束肺者经适当加减亦
有效果。痰热较盛、咳痰*稠者,加*芩、桑白皮、贝母;寒痰较重、痰涎清稀、舌苔水滑者,加细
辛、半夏、干姜;气急气喘明显者,加麻*、款冬、葶苈子。根据临床观察,上方一般服用3~5剂
后即可奏效,若无其它证候兼夹病情即趋于恢复。
(2)祛风宣肺法:处方由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衣10克、僵蚕10克、双钩藤12克、木蝴
蝶5克、忍冬藤20克、蒸百部10克、连翘10克、甘草3克组成。具有祛风宣肺,利咽止咳的
作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咽燥作痒,痒则作咳,咳则连声不断而无痰
者。本证临床表现具有下述特点:其一伴有明显的咽痒咽燥见症;其二咳嗽频作,呈呛咳状,咳
则连声不断,有时彻夜难眠;其三基本无痰。本证证候并不复杂,但治疗却常难以获效,许多病
例可迁延月余而难愈。王氏认为本证属风邪作咳,病虽属肺,但病位主要在咽喉,病机重点为
邪客咽喉、肺气失宣,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风利咽、宣开肺气。临床实践证明本方确具独特疗效,
一般服药1~2剂后咳嗽即可显著减轻,表现为咽痒渐除、喉道爽利而咳嗽渐止。方中虽有荆
芥、防风等疏风发散之品,但应用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出汗现象,因而不必顾虑其有发汗耗津
之弊。
(三)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由于目前在病因和
发病机理方面尚未完全阐明,故给本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王氏在诊治本病的医疗实
践中,除了从总体方面掌握其病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外,并重点围绕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其缓
解期的治疗进行了研究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调气血,化痰瘀控制心绞痛:王氏治疗心绞痛的基本思路是以迅速控制疼痛为急务,以
调气血、化痰瘀为立法重点。他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由
机体的阴阳、气血虚衰而导致阴阳偏颇、气血失调;标实是心绞痛发作时所表现的气血运行失
调、痰瘀痹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他在诊疗本病时,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针对
其病机特点制定了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阳气血、寒热
虚实的具体变化灵活化裁,随证加减。
基本方:瓜蒌仁、广郁金、苏罗子、细辛、丹参、川芎、玄胡索、失笑散。
气虚较著,见气短、胸闷、心悸者,加*参、*芪、*精、五味子;阴虚明显,症见舌红、口干、
脉细数者,加生地、首乌、玉竹,方中细辛、川芎易以赤芍、葛根;心肾阳虚,寒凝胸中而见心胸冷
痛、遇寒即发、形寒肢冷、腰酸溲频、舌淡脉迟者,加桂枝、荜拨、仙灵脾、补骨脂。
经多年的临床观察,运用上述治法,一般在1周内疼痛即可消除或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显
著减少,奏效迅速者服药1~2剂后疼痛即可缓解,服药2周后病情即趋于稳定,心电图改变亦
见好转或明显改善。
2补虚祛实,调整心脉治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临床除过速、过缓
的频率异常外,还常有“早搏”、“歇止”的节律失常。王氏认为其病机为阴阳偏颇,主司气血运
行的心脉失调所致。指出治疗本病时首先要从整体上辨别阴阳气血盛衰的不同类型,而后结
合心律失常的具体表现进行制方用药,并提出下列用药思路:
益气:*参、*芪、*精、五味子。
温阳:附子、桂枝、补骨脂、仙灵脾。
滋阴:生地、首乌、女贞子、*精。
养血:熟地、当归、枸杞子。
理气:苏罗子、降香、郁金。
活血:丹参、赤芍、葛根、川芎、红花。
化痰:瓜蒌仁、胆星、半夏。
清火:*连、苦参。
宁心:酸枣仁、柏子仁、石菖蒲。
上述药物可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配伍组合。王氏认为:心动过速者其病机大多在阴血或
气阴两虚的基础上伴有心脉失调或心火亢炽或兼痰浊。所以治疗一般多以滋养营阴或补益气
阴之品以固其本,合以活血宁心之品以调其心脉。其中滋养营阴多以增液汤、加减复脉汤为主
方;补益气阴常用生脉散或合以增液汤;活血宁心常用丹参、赤芍、葛根、菖蒲、远志、酸枣仁等。
若伴心火亢炽,口苦心烦,舌尖红赤者,则加用*连、苦参、山栀;兼夹痰浊、胸闷、苔腻者加用半
夏、胆星。心动过缓之证多因心气不足、血脉瘀滞运行不畅所致,其中有偏于阴虚和偏于阳虚
的不同。证属气阴两虚者,治疗亦以生脉散、加减复脉汤为主方,适当加入活血通脉之品;偏于
阳虚者,常以*参、*芪、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等组成基本方以温阳益气,酌配丹参、赤芍、川
芎等活血之品以通心脉;若属阴寒偏胜者可加入附子、肉桂、细辛等辛散温通之品,振奋心阳,
鼓动血脉。无论是心率过快或者偏缓,凡伴见“早搏”等节律不齐征象者,均须在原方中酌加菖
蒲、远志,珍珠母、龙齿、当归、茯神等宁心之品,每可收到良效。
3养心补虚,兼运气血调治缓解期:在心绞痛发作控制以后,病情虽缓解而趋于稳定,但
病人固有的虚损病变则常常表现得比较明显,或见阳虚气弱,或呈阴血亏虚。病机不仅限于心
之虚损,而且可兼及肝肾亏损。心之血脉瘀阻虽获缓解,但其气血运行不畅的病变仍不同程度
地存在,有时还可兼夹痰浊痹阻。因此,王氏对于冠心病缓解期的治疗,除重点补益虚损外,还
适当参以疏理气血,必要时兼以化痰行瘀。具体用药时,在补益虚损方面,以加减复脉汤为主
方酌加*精、首乌等;偏于阳气虚弱的则以*芪、*参、仙灵脾、补骨脂、附子、桂枝等为主组方,
随证加减;在活血通脉方面,常用丹参、赤芍、郁金、葛根、生蒲*等;化痰主用瓜蒌仁、半夏等。
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冠心病缓解期,应用上述治法,不仅可消除胸闷、气短、心悸等见症,增强
病人的体质,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的反复发作。有些心肌梗塞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稳
定后,按上述原则调治,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王氏指出:本病缓解期的调治必须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服药,才能获得比较巩固而稳定的疗效,临床也发现有些病人经过一阶段的治疗,病
情刚趋稳定即过早停药,以致病情又有反复,甚至较前更为严重,所以临床必须予以足够的重
视。
(四)慢性病*性乙型肝炎
王氏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复杂,病机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临床时须细心辨证,正确
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同时注意治疗兼夹之证,处方用药宜当审慎,以期正气恢复,邪*祛
除,及早促使病者康复。
1扶正祛邪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病*虽能在肝细胞内复
制并引起细胞病变,但其组织损伤,不是HBV复制的直接结果,而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反应所
引起的。王氏根据现代医学认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不
是直接清除HBV,而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病*复制程度。在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尚无
特效治疗的情况下,他从中医学的角度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正虚为本,
邪实为标,正虚与邪实常常存在于这一疾病过程的始终。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正虚不能敌
邪,则邪更盛;邪易伤正,则正更虚,因此,扶正祛邪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在本病的辨
证施治过程中,王氏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位不仅在肝,而且涉及脾、肾,并将正虚邪实与病位有
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辨治。邪实有湿热、湿浊和瘀热之分,若湿热疫*盛者,药用虎杖、*芩、败
酱草、猪苓等;湿浊偏重者,药用半夏、厚朴、苡仁、茯苓等;本病为慢性疾病,久病入络,因此常
有血脉瘀滞,此时病者热*未尽,致瘀热互结为患,对此王氏常用活血化瘀、凉血解*之法,活
血化瘀常用丹参、当归、郁金、桃仁、赤芍,若肝脾肿大者常用鳖甲、牡蛎、山棱、莪术等;凉血解
*选用水牛角、丹皮、生地等。正虚有气、血、阴、阳之分,气虚多在脾,治宜益气健脾,药用太子
参、*芪、山药、茯苓等;血虚多在肝,治宜滋养肝血,药用枸杞子、白芍、熟地、当归等;阴虚多在
肝肾,治宜滋补肝肾,药用沙参、五味子、麦冬、白芍、生地、首乌等;阳虚多在脾肾,治以温补脾
肾,药用附子、仙灵脾、*参等。
2兼夹之证,亦须顾及:王氏认为慢性乙型肝炎邪实正虚为主要证候表现,然而本病病情
复杂,常有兼夹之证,因此在扶正祛邪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病情,配合应用疏理气机、养心安神、
健脾开胃等法。
(1)疏理气机:在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湿热、湿浊、热瘀等因素易致气机阻滞,因此在治疗
时,王氏常随证加入理气之品,如佛手、川朴花、陈皮、木香、枳壳等。
(2)养心安神:脑为元神之府,有赖气血濡养,慢性乙型肝炎病变常有气血不足,不能上承
于脑而致失眠、头晕、烦躁等神失所养的表现,治宜养心安神,可随证加入酸枣仁、远志、女贞
子、山萸肉、首乌等。
(3)健脾开胃:本病常有肝胆脾等脏器功能失调。肝主疏泄,胆储胆汁,脾主运化,它们均
与胃的受纳熟腐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常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纳谷不香,脘腹胀满,恶心呕
吐等症状。人以胃气为本,食欲不振则元气难复,故王氏常随证加入消食开胃之品,如谷芽、神
曲、鸡内金等。
3处方用药,宜当审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病情复杂,常有肝脾等脏
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的病理变化,故临证处方用药宜当审慎,避免使用有损肝脾肾的药物。
王氏指出在治疗本病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慎用苦寒:慢性乙型肝炎纵有湿热需用苦寒者,也应中病即止,或暂用,或少量运用,或
以补益药护之,因过用苦寒如*连、*芩、*柏等,易郁遏肝之升发,使其疏泄无能,克伐脾肾阳
气。另外,病至慢性阶段,一般湿热已不太盛,多见湿热余*未清,因此治疗时不宜过用苦寒。
(2)慎用理气活血:气滞须用疏肝,脉络瘀滞当用活血,然疏肝、活血之品,大多辛香温燥,
易耗伤肝肾之阴,不利肝体,因此王氏提出选用疏肝、活血之品时,选药宜精当,用量须适宜,并
多以培补肝脾肾之品以护之,疏肝常用川楝子、香橼、醋柴胡、枳壳,同时配合枸杞、白芍等以柔
肝;活血可用丹参、当归、赤芍;破结多选山棱、莪术、鳖甲等品,同时配合补气养阴之品,或先攻
后补,或先补后攻。
(3)慎用滋腻:慢性乙型肝炎多有湿热余*未尽,应慎用滋腻,若冒进阴柔腻滞之品,易致
恋邪不解,使邪无出路。若需用滋阴之法者,当选滋而不腻之品如首乌、女贞子之类,且宜酌配
清除湿热余*之品。
(4)慎用利水: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肢体浮肿,甚或腹部胀满,需用利水之剂者,尤当谨慎。
因此时出现浮肿,多与脾虚、肾虚有关,用之不当,则更伤脾肾,故王氏用利水品时常常配合补
气、育阴、温阳之剂。
(五)慢性胃炎
王氏在诊治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每于错杂的病变中,把握病机关键,分析证候实质,认知病
情演变。立法制方思路清新,灵活多变,颇具新意。
1疗疾不拘泥证型,辨治以灵活为要:王氏认为慢性胃炎病机复杂,不可以某些固定证型
印定眼目,使灵活辨治成为机械刻板。当详审致病诸因,具体分析,有是证用是药,本病其本
多虚,但宜参合体质情况,区别气虚阴虚。气虚病位偏重于脾,阴虚病位侧重于胃。饮食不慎、
情志不舒,可壅胃碍脾,郁滞肝气,甚或化火横逆,诱发或加重病情。久病不愈,多有胃络瘀滞,
可见脘部疼痛、舌体瘀暗,胃镜检查可见粘膜苍白。此外,脾胃有病,则运化不及,每有湿浊内
生。基于上述诸多因素影响,因而临床常见气虚与食滞并存、阴亏与湿热同现、气滞与胃热兼
见,或数证交错,相互牵制。故王氏临证强调具体分析,于错杂病机中把握主线,圆法施治,常
融数法于一法之中,或相助相使、或相反相成,组方法度严谨,化错杂证候于乌有。
2补益与消运并行,滋养与化湿同施:王氏认为本病脾气多虚,运化有所不及,常累及胃
的腐熟和降,导致食滞内留,症见脘腹饱胀不适,饭后尤甚,嗳气食臭等。对于本证的治疗纯消
运则易耗脾气,纯补脾则有碍食滞,故宜消运与补益并投。消运每以炒谷芽、焦神曲、鸡内金,
并加枳壳以和降顺胃;补脾常用上潞*、*芪、云茯苓、焦白术。“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日久
每致湿热伤阴,形成胃阴亏而湿热蕴之局面,症见口干而粘、知饥不食、舌红苔少等,治疗多较
棘手,王氏每以川石斛、法半夏、炒*芩、蒲公英,使滋胃而不碍湿,化湿而不耗阴。
3通络与酸敛化合,疏肝与柔肝协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变薄,腺体分泌不足,多见
胃酸分泌缺乏,胃镜检查可见粘膜灰白,或白多红少。王氏认为此属中医之阴亏瘀阻病理变
化,治疗应益阴化瘀,然此又与常法不同,益阴不可滋腻,只宜大乌梅、肥山楂、杭白芍、粉甘草
之酸柔甘守,助胃酸而促消化;祛瘀不可峻猛,以免更损粘膜,宜丹参、当归须、炒蒲*、桃仁泥
等祛瘀柔药,以达胃络渐通、瘀阻缓化之效。他诊疾时常询病者之家事人事,是否人事有所失
谐,家中有所烦恼,情志有所不舒。凡此不达,皆可影响肝之疏泄而成肝气郁滞,或见脘胁作
胀,或见嗳气连连,甚或气郁化火、吞酸嘈杂。此时他常以良言疏导,并以合欢花、陈佛手、绿萼
梅、郁金、醋柴胡配杭白芍、女贞子、五味子等疏肝解郁、柔肝畅气;或以左金丸、山栀以达肝胃
两清。
(六)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系由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一组病程长,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西医治疗均感棘手,药不如法则可逐渐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王
氏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善于参合中西医理,辨证辨病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明察病机,治重脾与肾:王氏认为本病病机多为虚中夹实。虚以脾肾二脏亏损为主,其
中肾虚又有阴虚、阳虚之别;实为水湿、瘀血内留。虚实常互为因果,同时并存。脾肾亏损则主
水无权,制水无力,致水湿内留而外见浮肿,内现脘痞恶心、食欲不振、舌苔厚浊,甚或口有尿臭
等症。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后天不足以养先天而致肾虚加重;肾阳虚形寒膝冷腰酸,面色黯
淡不华;肾阴虚则口干手热尿短,甚至尿血;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见阴亏阳亢诸症。因此,王
氏治疗本病大法不离补肾健脾,常用基本方:熟地、*芪、茯苓、白茅根各15克,枸杞、*精、白
术、僵蚕、蝉衣各10克,六月雪30克,随证加减。若肾阳偏虚加附子、巴戟、仙灵脾,去茅根;肾
阴偏虚去*芪加生地、首乌、女贞子;湿浊中阻加藿香、厚朴、半夏、苍术,去*精,并减少熟地用
量;三焦不利,小便短少加陈葫芦、冬瓜皮、车前子。经此治疗,均可使病情稳定或向愈。
2消蛋白尿,当辨精浊瘀:蛋白尿为慢性肾炎病变过程中极难消除的症状,传统中医由于
诊察手段的局限,尚未论及这个问题,因而古时无专用药物记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某些中药
在消除蛋白尿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如蝉衣、石韦、僵蚕、芡实、全蝎、龟板、鳖甲等。然而这些
药物按传统药性分类,其功用有利、涩、消、疏的不同,治疗时若不合理选择,一味从消蛋白尿这
点考虑,则有时与全方配伍不符,甚或出现错误而导致副作用。对此,王氏认为临床应用这些
药物时,应在分析病机、准确辨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配合,如证属虚者,未见湿浊下注之象,则
蛋白尿可认为属肾虚不固、精微下泄,可于辨证方中选加芡实、龟板以补涩而消蛋白;如证属虚
中夹浊,则蛋白尿为湿浊下流之象,可于辨治方中加入石韦以渗利湿浊而消蛋白;如为虚中夹
瘀,则宜选用鳖甲、全蝎,以祛瘀利络而消蛋白;其中,蝉衣、僵蚕二味,则无论哪一类型之蛋白
尿均可选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消蛋白而造成的用药偏颇,达到辨证与辨病治疗的和谐统
一。
3活血化瘀,药当轻而灵:慢性肾炎其病理变化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伴球囊呈
缺血性改变及小血管硬化,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灶状纤维化。王氏认为此属中医之
“瘀血”病变范围,尽管临床上病人很少有典型的舌紫、脉涩等瘀血征象,但面色大多黯淡,加上
微观病理变化有血管的淤塞硬化表现,因而完全可认为属夹“瘀”。治疗时活血化瘀为必配之
法,然选药时应注意:病本为虚,不耐克伐,活血化瘀不可峻猛,只宜缓化渐通之品。“肾主水”,
肾小管贵宜通利,才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因而活血化瘀之药亦宜轻灵通利之味。故他每
于治疗方药中选加丹参、泽兰、益母草以活血行水,既可化瘀以通肾络,又能利水而顺其生理之
性。
4疗尿*症,注重排浊*:慢性肾炎日久不愈,多可发展为慢性肾衰,此时代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失衡,机体的整体功能紊乱。临床多表现为脾肾二脏阳气亏损,水湿浊*内留之证。
浊*潴留变生它证,加剧病情,导致三焦水道不利,浊*弥漫,上呈昏瞀、胸闷,中现呕恶、胀满,
下见少尿、无尿,外形肢体浮肿。因此,王氏认为此际治疗泄浊排*为当务之急,然具体运用时
又当视证情之缓急轻重。病轻势缓者,以温通脾肾配合渗利泄浊之法,用附子、干姜、白术、*
芪配虎杖、石韦、冬瓜皮、金钱草等;病重势急的,则须首重泄浊排*,辅以温通,用大*、陈葫
芦、虎杖、金钱草、茯苓、六月雪、益母草配干姜、附子。一方面调整全身状态,保护肾功能,一方
面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协助水电解质的平衡。
名案评析
一、透邪泄热、清气解*治高热案
徐某某,女,14岁。初诊时间:1990年7月10日。
主诉:高热不退2周。
现病史:病起2周,发热不退,医院诊断为“病*性高热”,住院治疗10余天,发热依然
不减。王氏前往会诊,发现患者高热稽留(上午392℃,下午398℃),朝轻暮重,有汗不解,口
渴且苦,小便*赤,面赤气粗,稍有咳嗽,苔薄*而燥,舌红,脉弦滑而数。
辨证:暑热流连气分,正邪剧争。
治法:清气解*,透邪泄热。
方药:鸭趾草30克、忍冬藤30克、半枝莲20克、板蓝根20克、连翘10克、柴胡10克、蝉衣
10克、青蒿珠10克。3剂。每剂水煎2次,6小时服药1次。
服完1剂后,身热开始下降,服完2剂后上午已不发热,下午热度也只有378℃,3剂药
后,热退身凉,发热解除,停药观察数日,体温未再上升而痊愈。
[评析] 病*性高热,按中医温病学理论分析,在病因上或属温热为患,或属感受暑热或
湿热之邪,病机多以邪袭卫分,或流连气分为主,治疗以清透邪热为法。本例患者由于暑入气
分,亢盛化*,*不除则热不去,故高热持续不退;暑热夹湿,蕴郁酿*,故发热朝轻暮重,汗出
而热不解;气热炽盛,郁而化火,故口渴且苦,面赤气粗,小便*赤;苔薄*而燥,舌红,脉弦滑而
数,均为暑热流连气分,夹湿内阻之象,治以清气解*,透邪泄热。方用忍冬藤、半枝莲、板蓝
根、连翘清解气分无形暑热,柴胡、蝉衣清透内郁热*,鸭趾草、青蒿珠清利内阻之湿,诸药合
用,使气分暑热得以透解,兼夹湿热得以清利,故服药2剂后,高热顿挫,病趋痊愈。
二、滋阴透邪、凉营泄热法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案
高某某,女,61岁,高级工程师。初诊时间:1982年4月8日。
主诉:高热不退2周。
现病史:因高热2医院,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高热不退,后确诊为“亚败”,因患
者及家属拒绝用激素治疗,要求中医会诊。初诊症见:日晡开始发热,晚间10时左右达高峰,
高峰体温396℃,至凌晨汗出较多,高热渐退,但始终未退清,最低375℃,每日如此。神志清
醒,口渴不欲多饮,二便、饮食均正常,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辨证:邪伏阴分,热损营血。
治法:滋阴透邪,凉营泄热。
方药:青蒿12克、生鳖甲15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知母12克、水牛角片20克、白芍12
克、川石斛12克。7剂。嘱先服3剂,如病情加重,停服;如热稍退,或虽无效但并无不适感,可
续服其余4剂。
二诊:发热略减,最高388℃,汗出亦减,口渴欲饮,舌红降,中心有薄*苔,脉细数。伏邪
有外达气分之势,原法中参以清气泄热之品。
方药:青蒿12克、生鳖甲15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水牛角片15克、生石膏40克、知母
12克、生甘草5克、川石斛12克、芦根30克。7剂。
三诊:热势续有下降,最高378℃,汗出续有减少,精神稍感倦怠,舌质红,苔薄*欠润,脉
细数。营热渐透,而津气两伤,治予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生石膏40克、知母12克、生甘草5克、西洋参4克、南北沙参各15克、川石斛15克、
天花粉15克。7剂。
四诊:发热基本退却,最高372℃,汗出不多,便纳正常,精神尚可,苔薄白,根微*欠润,
脉细弱。治拟益气生津。
方药:太子参12克、南北沙参各12克、川石斛12克、知母12克、天花粉12克、玉竹12克、
天麦冬各12克。7剂。
后以此法调治年余,病情稳定。
[评析] 变应性亚败血症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痛及白细胞增多四大表
现为特点,病情缠绵。该病虽以营阴不足,邪热深伏为基本病机特点,但又变证多端,时隐时
现。治疗当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养阴清热为基本大法,随证灵活配伍活血化瘀、祛湿化痰、透
表达邪、益气温阳等法;其二,发则祛邪,缓则扶正。此病例先以青蒿鳖甲汤合犀角地*汤加减
滋阴透邪,继用加减玉女煎意养阴清热,嗣进白虎加人参汤意清热生津,终以沙参麦冬汤甘寒
益胃善后。如此方随证变,攻补兼进,步步为营,终起沉疴。
三、清热利湿解*、益气滋养阴液法治疗白塞氏病案
张某某,女,46岁,干部。初诊日期:1988年3月5日。
主诉:口腔破溃,前阴溃疡反复发作7年。
现病史:1981年患腹股沟淋巴结核,经服中药告愈。之后不久,又患白塞氏病,时常口腔
破溃,前阴溃疡,低热。1987年11月发现右眼视力下降,西医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炎。现症见
咽喉肿痛,舌体有溃破点疼痛,发热倦怠,腹胀不适,大便尚调,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舌质偏红,
苔薄*微腻,脉沉细略数。检查:体温382℃,咽部充血发红,扁桃体双侧均Ⅱ°肿大,口腔颊部
及舌上有小溃烂点如米粒大。
辨证:湿热蕴*,阴液亏虚。
治法:清热利湿解*,益气滋养阴液。
方药:细生地12克、生甘草8克、*连4克、*芩10克、法半夏10克、干姜2克、太子参10
克、生苡仁15克、飞滑石(包)15克、滁菊花12克、桑叶10克、芦根20克。14剂,水煎服。
此外,用薄荷12克煎汤频频漱口治疗口腔溃疡;用苦参、*柏、地肤子各15克煎汤先熏后
洗,治疗阴部溃疡疼痛瘙痒。
二诊:1988年3月19日。
咽喉疼痛及口腔破溃已瘥,白带减少,但前阴轻度溃疡稍痛,右眼视力下降,巩膜发红,舌
质转淡,边缘齿痕较深,苔薄*微腻,脉象沉细。仍仿上法出入。
方药:细生地12克、生甘草8克、*连4克、*芩10克、法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茯苓
10克、青蒿10克、滁菊花12克、桑叶10克、炒赤白芍各10克、红花6克、*柏12克、谷精草
10克。14剂。
外用方同上。
三诊:1988年4月5日。
晚间低热减轻,右眼视力正常,但左眼视物模糊。近感小便有热烫感,舌质略淡,苔薄*微
腻,脉濡数。湿热未清,仍宜清化。
方药:细生地12克、生甘草8克、*连4克、*芩10克、法半夏10克、滁菊花12克、炒赤
白芍各10克、红花6克、*柏12克、谷精草10克、细木通4克、淡竹叶10克、芦根30克。7
剂。
外用方同上。
四诊:1988年4月12日。
低热消失,口腔破溃已愈,小便热烫感蠲除,视力已趋正常,惟感乏力,纳差,腹胀不适,舌
淡苔白薄,脉象沉弱。正气亏虚,湿热余邪未尽,治拟益气养阴,健脾利湿。
方药:太子参10克、生甘草5克、法半夏10克、*连3克、细生地12克、谷精草12克、茯苓
12克、白术9克、陈皮9克、炒苡仁9克。
守方连进10剂后,诸症悉除,已正常上班。
[评析]本例患者以眼、口腔病损为主,阴部损害较轻。其低热之因固然与湿热壅阻有关,
但与气阴耗伤亦不无关联,所以组方时自始至终以*芩、生甘草、菊花、谷精草、*连为主,兼用
太子参益气养阴。在上述基本方的基础上,低热加青蒿清退虚热,小便热烫加滑石、木通、淡竹
叶淡渗清泄火腑,舌边齿痕有紫气配赤芍活血化瘀。鉴于患者有纳差、乏力、腹部不适、欲作呕
恶等症状,提示中焦脾胃亏虚,故在苦寒清热利湿的同时,配用了半夏、陈皮、干姜、薏苡仁、茯
苓等健脾和胃之品,意在复中焦运化之职,又防苦寒败胃伤阴之弊。总之,治疗用药立足缓图,
随证变通,药证相符,故收满意疗效。
四、温阳散寒、活血通脉法治疗心肌梗塞案
冯某某,男,65岁。初诊:1990年2月4日。
主诉: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心绞痛3天。
现病史:患者有“冠心病”3年余,经常胸闷气窒,甚或胸部绞痛,心悸阵作,一直以西药治
疗。3天前开始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不仅程度较以往严重,而且发作频繁,缓解时间短,持续
时间长。昨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救治3天,病情仍无明
显好转。王氏前往会诊,诊见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微弱。
辨证: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有亡阳厥脱之虞。
治法:急拟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方药:淡附片10克、红参10克、五味子5克、*精15克、细辛4克、桂枝6克、丹参12克、
川芎10克、赤芍10克、干姜3克、甘草3克。3剂,每剂煎2次,每日服药3次。
二诊:服药3剂后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益气养阴,通阳复
脉善后。
方药:红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桂枝6克、丹参20克、生地12克、阿胶10克(烊
化)、山萸肉15克、干姜3克、炙甘草10克。7剂。
以本法调理,2周后病情即趋稳定,至今未再复发。
[评析]心肌梗塞心绞痛属中医之“胸痹”、“真心痛”等范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
是指其形成是因机体阴阳气血虚衰,导致阴阳偏颇,气血失调的结果;标实指其病发作时可表
现出气血运行失调,痰瘀痹阻的实证变化,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者,血之府也,……涩
则心痛。”本证“冠心病”3年余,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3天,乃阴阳偏颇,气血运行涩滞,则聚痰
生瘀,痰瘀交阻,闭塞气机,阻滞心脉所致;诊时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
第五卷88
####
微弱,则为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亡阳厥脱渐至之象,故急用参附汤加细辛、干姜回阳
救逆,五味子、*精敛阴配阳,桂枝、丹参、川芎、赤芍温通血脉,3剂后阳气回复,血脉渐通,故
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益气养阴,通阳复脉善
后,终使病情稳定。
五、清热利湿、泄浊通络法治疗痛风案
李某某,男,43岁。初诊日期:1996年11月17日。
主诉:左踝关节及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1周。
现病史:患者罹风2年余,1周前因饮食不节而发作。刻下症见左踝关节和左足第一跖趾
关节红肿热痛,痛势难忍,夜间尤甚,心中烦扰,腰酸,尿*,舌胖质红苔*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下注,络脉痹阻。
治法:清热利湿,泄浊通络。
方药:焦苍术12克、炒*柏12克、怀牛膝10克、土茯苓12克、忍冬藤20克、汉防己10克、
粉萆10克、海金沙12克(包)、金钱草20克、炙地龙12克、鸡血藤15克、甘草3克。7剂,水
煎服。
二诊:患部疼痛明显减轻,然局部肤色略呈暗红,腻苔渐化,脉数有滑意。湿热浊邪渐消,
故仍宗原法化裁。
方药:焦苍术12克、炒*柏10克、怀牛膝12克、忍冬藤20克、炙地龙12克、土茯苓12克、
粉萆12克、汉防己10克、海金沙12克(包)、丹皮10克、赤芍10克、鸡血藤15克、金钱草20
克。7剂。
三诊:疼痛已除,惟患部仍有肿胀,舌胖苔薄*腻,脉濡数。证属湿热浊邪消而未净,气血
经络失和尚未恢复。仍以清化和络为法。
方药:焦苍术10克、炒*柏10克、怀牛膝12克、忍冬藤20克、炙地龙12克、土茯苓12克、
粉萆12克、汉防己10克、海金沙12克(包)、生苡仁20克、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甘草5
克。
服药7剂后,诸症悉除。
[评析]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
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
石。本病属中医“痹证”范围,张景岳说:“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患者
多因饮食不节,嗜食咸鲜美味之品,酿生湿热浊邪,流注于下,浸淫筋骨,痹阻经络,使气血运行
不畅故病。治疗当以清热利湿,泄浊通络为法,使湿热去而经脉通,气血和则痹痛止。本案在
整体治疗过程中始终围绕湿热浊邪与经络痹阻这个中心,以苍术、*柏、怀牛膝、土茯苓、忍冬
藤、汉防己、粉萆、海金沙、炙地龙、鸡血藤为基本方,清利湿浊,通络蠲痹,视证情变化而随证
化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第五卷89
####
六、补肾填髓、活血通窍法治疗脑萎缩案
王某某,女,75岁。初诊日期:1996年5月3日。
主诉:头昏嗜睡,反应迟钝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一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头昏头痛,神疲乏力,曾经外院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脑
梗、脑萎缩。近一周来头昏且痛,困顿嗜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严重衰退,饮食欠馨,
舌嫩有明显紫气,苔薄,脉细涩。
辨证:肝肾精亏,髓海空虚,血脉瘀滞,心窍不利。
治法:补肝肾,填精髓,通血络,益心智。
方药:*芪20克、太子参20克、何首乌12克、益智仁10克、巴戟天10克、川芎12克、广郁
金10克、茺蔚子10克、石菖蒲6克、葛根20克、丹参12克、鸡内金10克。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精神状况明显改善,头昏头痛减轻,嗜睡好转。宗原方化裁继服。
方药:*芪20克、太子参20克、何首乌12克、*精12克、巴戟天10克、川芎12克、广郁金
10克、茺蔚子10克、五味子5克、益智仁10克、石菖蒲6克、葛根20克。14剂。
三诊:头昏头痛基本消除,困顿嗜睡明显好转,记忆力有所恢复,反应能力改善,饮食正常。
舌淡稍有紫气苔薄,脉细。肝肾养而未丰,髓海充而不足,血脉疏而未通,窍机转而未灵。治守
原法。
方药:*芪20克、太子参20克、何首乌12克、益智仁10克、巴戟天10克、川芎12克、广郁
金10克、茺蔚子10克、五味子5克、石菖蒲6克、葛根20克、丹参12克、当归10克、鸡内金10
克。14剂。
以本法为主,随证化裁,调治半年后证情稳定,生活自理。
[评析]脑萎缩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而致的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等
疾病,由于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脑细胞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脑萎缩。本病常见于老年
人,多因肝肾阴精耗损,使髓海失却濡养,或气血失和,经脉瘀滞,使心神失养,机窍失灵所致。
该患者年事已高,因脑部多发性脑梗引起脑萎缩,故肝肾精亏,髓海空虚在先,继则又血脉瘀
滞,使心神失养,心窍不利。治疗中用何首乌、益智仁、*精补肝肾益精血,以充髓海;*芪、太
子参补脾气,固后天以促先天;川芎、广郁金、茺蔚子、丹参活血行气,化瘀通络;石菖蒲开窍醒
脑;五味子补益心肾,宁心安神;粉葛根升清气,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诸药配合,
达到补肝肾、填精髓、通血络、益心智的治疗目的。
七、滋阴凉营、益肾养血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高某,女,38岁。初诊日期:1996年8月9日。
主诉:皮肤紫癜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皮下及齿龈出血反复发作年余,经检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目前血小板降
至10×10
9
/L左右。刻下皮肤紫癜成片,齿龈出血,月经量多,手心烦热,神疲腰酸,舌嫩紫绛,
脉细数无力。
第五卷90
####
辨证:阴血不足,营热内生,络损血溢。
治法:滋阴凉营,益肾养血。
方药:生地15克、水牛角片15克、卷柏12克、丹皮10克、茜草12克、紫珠草12克、女贞
子12克、山萸肉12克、巴戟天10克、羊蹄根12克、藕节12克、甘草5克。7剂,水煎服,日服
2次。
二诊:服药后诸症悉减,皮肤未有新的紫癜出现,齿龈出血已止,月信方净,查血小板计数
33×10
9
/L,舌嫩紫绛,脉细涩。方药中的,然离经之血瘀滞脉外,当参以化散为妥。
方药:生地15克、水牛角片15克、卷柏12克、丹皮10克、茜草12克、紫珠草12克、女贞
子12克、山萸肉12克、巴戟天10克、生鳖甲20克、羊蹄根12克、藕节12克、鸡血藤15克。7
剂。
三诊:皮肤紫癜明显减少,色泽亦浅,查血小板计数50×10
9
/L,手心烦热减轻,口干纳差,
腰酸乏力,舌嫩红有紫气,脉细数。营热已减,阴伤未复,精血亏损。法当滋肾填精,凉营养血。
方药:生地15克、水牛角片15克、卷柏12克、丹皮10克、茜草12克、紫珠草12克、女贞子
12克、山萸肉12、生鳖甲20克、生白芍12克、当归10克、羊蹄根12克、藕节12克、甘草5克。
14剂。
用本法调治3月,证情缓解,血小板计数基本恢复正常。
[评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范畴,其病理变化不外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
摄,血溢脉外两类。而火热之中又有实火虚火之分,所谓虚火者,阴虚火旺是也。本患者皮肤
出现大量紫癜,伴齿龈出血、月经量多、手心烦热、口干、舌嫩、脉细数,辨证当属阴血不足,营热
内生,血热妄动而溢于脉外。故治用生地、丹皮、水牛角片、羊蹄根滋阴凉营清血热;紫珠草、茜
草凉血止血;藕节、鸡血藤止血化瘀;女贞子、山萸肉、生鳖甲补肾益阴以促先天;巴戟天温润补
肾,有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的作用,与生地、女贞子、山萸肉、生鳖甲合用有“阴中求阳”之妙。诸
药配伍使用,滋而不腻,凉而能散,共奏滋阴凉营,益肾养血之功。
医论医话
一、温病学发展的思考
温病学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中医学发展历史上曾有过其值得自豪的辉煌。特别
在明清时期,因疫病不断流行,沿袭千余年的《伤寒论》治法已不能满足对多种外感热病的诊治
需要,温病学因之而崛起,不仅把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水平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而且在
理论上也有了很多充实和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中医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使中医温病学有了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在
理论上,更加系统、规范,而且有所创新;在临床上,大大地提高了对外感热病的诊疗水平,丰富
了治疗手段;在实验研究上,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有了新的发现。但对于
第五卷91
####
温病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温病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温病学研究与现代医学发展的关系
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澄清,否则将直接影响未来21世纪温病学科的发展。
(一)温病学科的性质
对于温病学科性质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温病与《内经》、《伤寒》、《金
匮》相同,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属古典医籍范畴,因而在教学时,侧重于对《叶香岩外感温热
篇》、《湿热病篇》等原著选的讲解,甚至自编教材,完全讲授原著;在研究时则着力于纯粹文献
整理,这既不符合温病学科内容中讨论大量疾病具体诊治的现状,而且更扩大了温病学与临床
的差距,温病学的发生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有的则认为温病学是一门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
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因而教学时注重临床诊疗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为了切合实
际,甚至以现代医学病名代替传统温病病名自编教材。温病学无疑能够直接解决临床外感热
病的辨治问题,但其学科内涵决非仅仅局限于此,它有临床学科的内容,讨论具体疾病的证治,
而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基础学科的属性,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忽视了这一
点,也将阻碍温病学科的正常发展。
温病学是在总结前人防治温病理论和经验,并汲取近代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研
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具有临床学科
的属性。温病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学内容,其理论原则和诊治方法不仅是治
疗温热病证的依据和手段,而且也是临床各学科诊疗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它被视为中医四大经
典学科之一,为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必修课程。同时,温病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价值。它
的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诊治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直到现在仍是
防治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中不少治疗学内容还运用于内、外、妇、儿
等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它又具有临床学科的属性。
(二)温病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温病学在其学科内容体系上具有理法方药俱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和承上启下作用的
特点,它既体现了对中医理、法、方、药各基础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又体现了对温病诊疗实践
和其它临床学科的指导意义。因而,温病学既可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到承上启
下的联结作用,又可作为一种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辨治思路和方法,指导各科临床实践。
所以,温病学在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既是深化基础理论的提高课,同时,又承担了传授
中医学防治四时外感热病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具体言之:
1延伸基础:通过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为核心的辨证施治体系的学习和理解,不
仅能够牢固地掌握外感热病的辨治理论与方法,正确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藉以开拓辨
治思路,进一步提高对中医学理、法、方、药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明清时代有代表性温病
学原著的学习,及对主要温病学家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的了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继承传统中
医药诊疗精华及阅读古代医学原著的能力。实践证明,仅仅学习《中医诊断学》中卫气营血和
三焦辨证的内容,难以真正掌握这两种辨证施治体系和方法。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
条辨》、薛生白《湿热病篇》等温病学原著通篇贯串着辨证论治的精神和思路,只有认真学习温
病学理论及原著内容,并在临床上不断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卫气营血和三焦辨治体系,才能真
第五卷92
####
正领悟中医辨证论治的真谛所在,从而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基础
理论和知识进行深化和延伸。
2贴近临床:温病学及温病学经典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对
拓展和深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的辨治思路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各中医临床学科
立法处方用药基本功能的基础理论。
温病学既有与《伤寒论》辛温解表法、温阳法、和解法相应的辛凉疏透法、滋阴法、分消上下
法,更有温病学独有的清营法、凉血法、开窍法、熄风法、祛湿法等治法。这些治法含有丰富的
理论,是临床各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温病方的来源有化裁《伤寒论》经方而成的变通方,如
小陷胸加枳实汤、香附旋复花汤等;有自创新方,如三石汤、三香汤、*芩滑石汤等等,这些方剂
不仅疗效高,而且组方严谨,现行的《方剂学》又较少介绍,因此,只能通过温病学的学习才能真
正掌握。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在临床用药方面有很多独特的经验。如吴鞠通《温病条
辨》认为枳实“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根据吴氏“开幽门”的经验,以枳实治疗胃痛有卓
效。叶天士用虫类药搜剔络脉、用血肉有情之品补奇经的心得均十分可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各科。可见温病家辨证选药的经验,对于临床辨证用药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3指导实践:温病学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有
效地指导着诊治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
史功绩,直至今日仍然承担着中医药防治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医疗任务。近年来
温病学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临床外感热病的诊疗水平,丰富了治疗手段,在
常见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诚然,随着现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不断涌现,有些感染或传染病能够得到迅速控制,但中医温病学
的治疗优势依然存在。尤其如流感、病*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性疾
病,现代医学尚缺乏可靠的抗病*药物,温病学的治法和方药仍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和
方法。此外,近年发现的令世人所恐惧的艾滋病,在对其治疗无可奈何之际,不少有识之士已
将目光转向中医温病学,从而显示了温病学对临床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以及在感染及传染病
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
综上可见,温病学科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化和延
伸,又对拓展中医临床各科的辨治思路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承担了中医药防治外感热病的临
床重任。在21世纪中医发展的进程中,温病学科上述各方面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
强。
(三)温病学科的发展方向
近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研究生学科目录进行了较大修订,将温病学与伤寒论、金匮
要略三门课程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的确,温病学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有许多共性,均是中
医基础理论的深化和延伸,理法方药俱全,起到承上启下,为临床各科奠定基础的作用。但由
于温病学所具有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双重性质,既体现了对中医理、法、方、药各基础学科内
容的综合运用,又体现了对温病诊疗实践及其它临床学科的指导意义。鉴于温病学科这一特
殊性,在学科融合的新形势下,温病学的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种强化,则是建立在温病
学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未来的21世纪,温病学科究竟如何发展?
第五卷93
####
1深化固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于理论体系的突破,《伤寒论》对《内经》的发展
在于形成了六经辨证施治体系,温病学对于《伤寒论》的发展,则在于卫气营血和三焦体系的确
立。因此,发展温病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对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的深化和突破
上。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在对温病理论的深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如对叶天士
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
血散血”温病治则,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对特殊病原体的重症温病,由于其来势凶猛,逆变迅速,
就不能按部就班,见症施治,因循等待,尾随其后,必须要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药先于证,这样
不但不会引邪入里,反能主动迎头痛击,顿挫病邪,阻断截止疾病的恶化,称之为“截断扭转”。
“截断”学说虽尚有其不完善之处,但针对传染病这一独特对象,这种积极的治疗思想是可取
的,是对温病传统治则理论的深化,并有其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放眼21世纪,温病学的发展
应在对固有理论体系的深化方面有所突破。
2揭示运用规律:温病学有自身独特的理法方药运用规律,是随着温病学体系的形成而
逐渐积累和完善的,从目前而言,虽对温病学代表性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的
处方用药经验有所研究,但距真正揭示温病学的理法方药规律尚有相当差距。因此,在今后的
研究中,还应加大文献研究力度,不断总结临床治疗经验,力求在揭示温病理法方药运用规律
方面有所突破。
3指导各科运用:充分重视和发挥温病学理论对其他临床各科疾病的普遍指导价值。众
所周知,历史上的温病学家,如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在内科杂病、儿科、妇科等其
他各科的证治方面均有许多建树,后世以及近几十年来运用温病学理论治法治疗临床各科疾
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温病学中常用治则治法的研究成果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科临
床。这不仅说明掌握好温病学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中医师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性,而且也提
示温病学理论证治与临床其他各科有许多相互沟通之处。因此,加强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指导
临床各科运用的研究,将成为温病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4研究新方新药: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来对广大群众危害最
大、最常见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防疫措施的广泛实施,其多数发病率和死
亡率有了极为显著的下降,个别传染病如天花甚至已经绝迹。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许多中医古
籍中尚无记载的,如艾滋病、埃博拉病*感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此外,随着社会的
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病治病的要求亦不断提高,对医疗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如在
药物的使用上,不仅要求治愈率高,而且要疗效迅速,服用方便。因此,一向以“创新论,立新
法,订新方”见长的温病学,必须适应“疾病谱”及群众需求的改变,在新方新药的研究方面作出
更大贡献。
(四)温病学研究与现代医学发展
科学的发展总是循着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的,这第二次的综合是以科学
分析的成就为基础的,分析的重要手段便是实验。中医理论企图不通过分析阶段而一步跨入
第二个综合是不现实的。传统的中医理论虽然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归纳出来的,并有一定的
规律可循,但这个理论框架毕竟较为原始,缺乏包容性(指对其它科学的成果),研究手段也较
为单一。因此,欲使温病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除了文献和临床研究外,必须借助于研究手段
第五卷94
####
的丰富和更新。
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温病学研究借助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成
果,并应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的步伐,与其同步进行,则更新研究手段是最为便捷的。在具体
运用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西医理论的综合应用为前提: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成果丰富温病学研究的手段,
必须以中医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参照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理论,融合二者之长,既体现温病理
论特色,又不悖现代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温病学研究与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步进行,必须以
中西医理论的综合运用为前提。如在实验用动物模型的选择上,即应根据实验目的,在中西医
理论指导下进行确定。目前已研制的温病证候的动物模型及复合模型,主要适用于卫气营血
证候本质的研究,中药(包括方剂)对某证候的实验性治疗及疗效验证,以及该药物的作用机理
研究,还可用于针对卫气营血证候治疗的新药物及新剂型的开发和研究等。直接借鉴现代医
学的动物模型,显然不能用于温病证候本质及治疗方药的研究,但可用于温病方药对某疾病疗
效的实验观察及药理作用的观察等。
2温病证候本质的研究为中心:“证”贯穿于中医基本理论,它是疾病过程中病因、病机及
机体形态、功能、代谢等变化的总体反映,因此许多中西医结合专家一致认为研究中医理论的
研究要从“证”入手。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急症工作的深入开展,借助现代科学手段,从多方
面揭示卫气营血证候不同阶段机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在探明其实质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初步阐明:卫分证为感染性疾病的初期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处于防御反应状态,尚未发生机
能或代谢的明显障碍;气分证为感染性疾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呈亢进性反
应,造成机体和代谢发生较为明显的障碍;邪入营血为感染性疾病之危重阶段,不仅机体代偿
不足,抗损伤作用衰退,而且多系统如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微
循环系统的障碍更为突出。这些研究都为丰富温病理论,揭示其证候实质内涵提供了科学依
据。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探讨证候本质,似应以临床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中医证候
本身来源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所表现出的证候,避免了人和动物在各方面的差异,避免了
造模型过程中的操作误差,是天然的原型;临床资料完整,填补了模型症状的缺如;临床证候所
包含的病种广泛,有利于大范围提炼共性指标。因此,必须借助临床阵地,不断引入现代医学
的新方法和新成果来开展温病证本质的研究。只有卫气营血、三焦证候本质的不断揭示、不断
阐明,才有可能研制出更多既符合临床证候特点,又能反映证本质特征或与证本质有较多接触
点的中医温病证候动物模型,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3先进技术与方法的运用为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温病学实验研究具
有较好的科学性,其研究结果能够被世界所接受,就必须不断引入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先进技
术和方法,与现代医学和世界科技发展同步。如对温病清热药物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若仅仅停
留在抑菌实验及对病原微生物接种后的病死率的观察上则远远不够,而应运用现代药理学、免
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细胞、分子,以至基因水平揭示其疗效机理。
4开拓新的理论和治法为目的:温病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为
数众多的方药尚需要借助动物实验进行药效研究及深入的机理研究。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
手段研究温病证候及具有代表性的方药,取得较为可喜的成果,从而揭示了部分温病证候、古
第五卷95
####
方及中药的疗效机理,向中医药的现代化及与世界科技接轨方面迈出了可喜一步。
但是,目前温病基础性研究,多以证实某种理论的科学性或者合乎有关西医理论为目的,
此种验证模式陈陈相因,鲜有新理论和新发现。而温病学理论现代研究的目的决不应该仅仅
单纯停留在“验证疗效”、“阐明原理”上,而应利用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温病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
手段。198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Brown和Goldstein教授就是主要通过体外
细胞培养的研究,发现了LDL受体途径对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调节机理。在温病基础理论研
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即使是在“验证疗效”、“阐明机理”的实验
中,其研究的新发现也会引起我们新的思考,从而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二、从“截断疗法”谈温病治则问题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现代医
学中多种急性传染病、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少数非感染性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皆属温病范
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抗生素出现后,人类疾病谱已发生了明显的改
变,但温病仍然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不可忽视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
律、探讨温病学辨治理论、研制高效治疗方药,依然是温病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截断疗法”的提出及其意义评价
“截断疗法”的概念由沪上名医姜春华老先生于70年代末率先提出,其含义包括“截断”和
“扭转”两个方面。“截断”是指采取果断措施和有特殊功效之方药,直捣病巢,迅速祛除病原或
拦截病邪深入,杜绝疾病的自然发展和迁延。“扭转”是指扭转病势,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临
床上“截断”和“扭转”往往相提并论,统称“截断疗法”。
自《内经》以降,数千年来温病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发展的每一次飞跃,必伴
随着新观点的提出、旧有理论的突破和临床疗效的提高。而新观点、新理论的价值又必以临床
疗效是否因之而提高为准绳。明末清初的吴又可,突破“外感不外六淫”之说,提出了温病病因
的“杂气”学说,认为杂气为多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不同杂气可引起不同的疾病,并明确提出了
“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的截断病原之论,指出应寻找出具有特效的治疗药物阻断病势
的发展,蕴含了截断疗法的思想,遗憾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美好愿望未能实现。随
着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截断疗法已逐渐成为温病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特效药物的寻
找也已成为可能。截断疗法的基本要求是温病治疗不仅要辨证施治,还要突出辨病治疗。对
特殊病原体所致的重症温病,由于病邪来势凶猛,逆变甚速,切不可仅见症(证)施治,入营清
营,入血凉血,屡随敌后,着着被动。必须从温病病因的特异性出发,掌握各种重症温病的病理
实质和发展规律,有预见地抢先一步,先入“未受邪之地”,采用特效方药,针对病原及其即将产
生的病理变化迎头痛击,截断其进犯之机。这样才能主动有效地控制病证的发展,阻断传变,
提高临床疗效。
截断疗法丰富了温病治疗学的内容,是温病辨治理论的新发展。截断疗法的目的从本质
上讲是阻断传变,争取早愈。因为,温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病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病情由轻转重,证候由实转虚。随着病情的发展,温邪深入营血,往往导致血液循环
第五卷96
####
和神经系统的损伤,不仅死亡率高,后遗症也多。截断疗法强调阻断传变、早期治愈,对提高临
床疗效和温病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证明,正确地运用截断疗法确能有效地提高温病
的治疗效果。例如流行性出血热,容易出现气营两燔而很快内陷营血,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
血,并出现休克昏迷,甚至衰竭死亡。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曾报道,在发病早期的气营阶段就用
苦寒凉血化瘀的复方治疗,可使病死率从119%下降到43%,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充分体
现了截断疗法的临床指导价值。
对截断疗法的实际作用,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截断疗法作为温病治疗学的一个指导原
则,要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努力钻研,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己任。要针对不同疾病的
发生原因及其病理变化规律,探索有效方药,截断病情发展,争取早期治愈。但是就具体的疾
病而言,目前截断疗法也不是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首先,限于技术
水平的制约,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还未被人类完全掌握;其次,尚未寻找到有效的截断
方法,缺乏特效的截断方药。这些应当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此外,在实际运用时
切不可将截断疗法机械化、庸俗化,不能简单笼统地以为截断疗法就是卫分即可清气,气分即
可清营,营分即可凉血,必须针对不同疾病病理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确定。否则,难免有“开
门揖寇”、引邪深入之弊。
(二)“截断疗法”与相关治则关系的探讨
截断疗法是温病治疗学的新观点,正确掌握,灵活运用,确能提高临床疗效。然而需要注
意的是,温病治疗中强调截断疗法,既非否定前人既有经验,尤其是那些历经实践检验的正确
理论,也不排斥今人的新观点、新见解。因此,弄清截断疗法与辨证施治、未病先治及辨病治疗
等相关治则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截断疗法的实质,而且对完善温病治疗学的内容,促
进温病治疗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1截断疗法与辨证施治:截断疗法与辨证施治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个命题,不是同一
范畴的概念。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病证并进行相应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
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是构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基本特
色之一。截断疗法则是从提高临床疗效出发而提出的一种治疗学思想。因此,强调截断疗法
切不可否定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在临床运用时两者亦不可偏废。截断疗法与辨证施治不是
对立的,截断疗法亦需贯彻辨证施治的思想,而辨证施治中也包含有截断的要求。温病中突出
辨证施治原则的运用,就是要求治疗过程从立法处方到具体药物的组合,都必须以辨证为前
提,根据辨证结果确立治法方药。也即是要在正确运用“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进行辨证的
基础上,针对不同温病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确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剂,然后
再根据具体病情的兼夹和变化情况进行药物的加减配合。在这方面,前人经过反复的临床实
践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所以按“卫气营血”和“三
焦”理论体系辨证施治,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温病必须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毋庸讳言,临床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
药,已不能适应客观实际不断要求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辨证施治在发挥其优越性的同时,也
暴露出明显的不足。例如,治疗上针对性不强,比如血分证,不论什么病都以犀角地*汤为主
方,缺乏针对病原的特异性治疗,故而有时疗效不高。因此,在温病的治疗过程中,单纯运用辨
第五卷97
####
证施治往往不能达到有效截断病程的目的。为此要提高温病的治疗效果,不仅在具体治法方
药上要进行充实和发展,而且在治疗思路上要有新的开拓和提高。截断疗法的提出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目前温病治疗理论的某些不足。
2截断疗法与未病先治:未病先治与未病先防概念有别,未病先防指的是在疾病未发生
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属预防医学的范畴。未病先治是指对机体已受病邪侵袭,但临床却未见
任何表现,或仅出现个别非特征性的异常变化,而临床上一时还不能明确地辨识其证的患者进
行治疗,此即《千金方》所谓“上工医未病之病”、“中工医欲病之病”之义,属中医治疗学的概念。
未病先治中所指的未病与现代医学所称的“病前状态”、“亚临床阶段”、“潜病期”等甚为相似,
临床上时有所见。例如,乙型肝炎病*携带者,除了实验室检查发现HBsAg阳性外,常常无任
何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消化不良表现,理化检查肝功能亦未出现明显异常。又如,无症状
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表现甚为轻微,以致常常被患者忽略,若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则有危及
生命之虞。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未病先治的治疗原则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与截断疗法的思想一致,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
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然而,由于目前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许多疾病来说还不能做到识其未
病,同时在当前临床实践中亦缺乏有效的未病先治手段和方药,因此,系统完整的未病先治之
治疗学体系尚未形成。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努力,就温病学科
而言,如何确立温病微观辨证标准,提高识别未病之能力,应当是当前研究的首要任务。
3截断疗法与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亦是近年来出现的中医治疗学概念。辨病治疗是截断
疗法思想的体现,它的提出羽翼了辨证施治理论,因为从疾病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规律来看,病
与证密不可分,病具有本质的属性而证常为其表象,因此病不常变而证可常变。人体感邪之后
应先有病而后方有证,在识别其病后才能辨明其证,并且只有在识病与辨证之后才可以有效地
施治。由此可见,辨病治疗的实质是强调治病必须把握疾病本质及其传变规律,而不能单纯地
仅凭表象施治,否则,由于疾病的表象往往滞后于其本质的演变,单纯凭表象施治常使治疗成
为亦步亦趋的被动作战,不能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温病截断疗法的观点。例
如,对病*性肝炎的治疗,首先,必须先辨明其病乃湿热邪*为患,当属湿热性质的温病范畴,
有其特定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其致病因素湿热邪*乃是特定的肝
炎病*,其病变以肝细胞的损伤和肝功能的损害为主。然后,根据临床证候表现辨别证候类
型,治疗时既要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择方药,同时还应结合辨病的结果及现代研究成果,选
择具有一定的抗肝炎病*作用和改善肝功能指标(如降酶、降浊等)的特效药物,如:白花蛇舌
草、垂盆草、猪茯苓、败酱草等。这样才能切实阻断病情发展,恢复已损脏器功能,收到良好的
治疗效果。
但是就温病辨病治疗的水平而言,目前还只是对现代医学的某些病种积累了一些零散的
经验,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一些实验室内的研究成果离临床
实际应用还存在差距。例如,有些从实验室研究指标来看结果很好的药物,临床使用时实际效
果并不十分理想;相反,有些临床运用效果很好的药物,从实验室研究指标来看意义却不是十
分显著。这说明中西两种医学理论在对同一事物的认同性上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深
入研究和充实温病辨病治疗的理论和手段,在切实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下,探索中医辨病与西
第五卷98
####
医辨病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提高辨病治疗水平,并且有助于截断疗法理论的完善。
三、论滋补肝肾、祛瘀涤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系指由于脑血管障碍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
病。其病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机能衰
退的结果。早期患者表现为局限性痴呆,进一步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感知觉障碍及思维障碍,
产生各种妄想;有的患者由情感脆弱渐渐发展为情感迟钝、情感失控,少数发生情感暴发等。
本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治疗较为困难。兹就个人对本病辨证和治疗的认识介绍于下:
(一)辨证立足肝肾阴损,痰瘀滞窍
血管性痴呆的形成,主要继发于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而致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以
及脑栓塞等所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机能衰退。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年老体
弱,肝肾真阴渐耗,而致机体的阴精不足、化源匮乏、脑髓空虚、心神失养、神机失运;或由于痰
浊、瘀血留滞脑府机窍而致清窍失灵,从而产生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计算、判断、推理、概括等
智力活动功能明显下降,出现神情淡漠或烦躁、多疑善虑、性格怪异、语言错乱、动作呆滞、刻板
等表现。临证时除要抓住典型的痴呆综合征进行辨病诊断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本病“虚”、
“实”两端的病理变化来辨证分型,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如前所述,本病病变
的“虚”多为肝肾阴损,髓海失充,心神失养,其证候表现除痴呆主症外还常有坐立不安、惊恐善
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足无力、行则振掉、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而枯痿、脉象细弱
等。“实”者多为痰浊瘀血阻痹机窍、脑络,神明失清,其临床表现除痴呆主症外,以痰浊为主的
常见躁扰不宁、惊惕易怒,言辞颠倒、头晕目眩、口多涎沫、舌苔*浊或*厚而腻、脉象弦数;以
瘀血为主的常见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善忘易怒,甚至发狂、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巩膜瘀丝累
累、胸胁胀闷、舌暗有瘀点、瘀斑、脉象弦涩。而从临床实际来看,大多数的病例并非单纯的肝
肾阴虚或痰瘀留滞,而是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或偏重于虚,或侧重于实,或虚实并重,因而在
辨证时还须抓住阴虚、痰浊、瘀血的特征来分辨证候的侧重点,掌握证候的本质。
(二)立法着眼滋补肝肾,祛瘀涤痰
《内经》指出“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医学心悟》说:“肾主智,肾虚则智不
足。”肝肾真阴亏损,精髓化生不足,必然会导致脑髓空虚、神明失养,因而培补肝肾真阴,填充
精髓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方法。现代临床和实验均证实肝肾亏虚的患者常有脑功能低
下,而滋补肝肾的治法可以通过调节“脑-垂体轴”系统等改善脑功能。临证常用加减复脉汤、
六味地*汤、龟龄集等方剂治疗,常用鳖甲、龟板、牡蛎、山萸肉、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阿胶、紫
河车、灵芝等药物。临床实践的经验提示:在滋补肝肾真阴的治疗措施中,重用介类重镇咸寒
养阴药如鳖甲、龟板、牡蛎等,能显著提高疗效,因为此类药物不仅有较强的养阴填精作用,还
有明显的重镇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于阻止患者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的发展,纠正其性格、情绪
的变异,恢复和提高脑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祛瘀化痰是治疗温病后痴呆症的又一重要措施,《医参》指出“脑髓纯者灵,杂者钝”。《灵
第五卷99
####
枢》也谓“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要维持正常的神志活动,必须要保持脑髓的清灵纯畅,而
在血管性痴呆症的病变过程中痰瘀滞留机窍与精髓错杂、脑髓混浊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现
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本病具有明显的脑萎缩、脑循环障碍、脑供血减少、神经细胞内脂褐质增
多、神经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等病理改变,这些均与瘀血、痰浊密切相关。所以活血祛瘀、
涤痰化浊在本病的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在病变的任何阶段和任何证候类型中均可斟情配合
应用祛瘀化痰法以提高治疗效果。临证常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菖蒲郁金汤、礞石滚痰
丸等方剂治疗,常用当归、川芎、赤芍、丹参、菖蒲、郁金、胆星、白芥子、地龙、水蛭、地鳖虫、全蝎
等药物,其中特别应重视运用虫类搜络活血涤痰药如地龙、水蛭、地鳖虫、全蝎、穿山甲等,通过
应用虫类药物不仅能够大大加强祛瘀化痰作用,而且可以借其辛散走窜之性,开通机窍之痹
阻,达到益智明神的作用。近年来的实验研究也提示:此类药物能显著提高神经元的代谢机
能,减轻神经细胞的水肿和变性,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循环,对脑功能的改善十分有益。
(三)施治注重消补兼施,标本兼顾
血管性痴呆病程较长,病机复杂,在病变过程中单纯的虚证和单纯的实证均较为少见,往
往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因此在治疗中必须正邪兼顾,标本兼治。一般而言,神志活动
的正常进行必须以脑髓充满、脑络畅通、机窍清灵为生理基础,而肝肾真阴不足则是导致髓海
空虚、神明失养的主要原因,痰浊、瘀血留着不去则是造成脑络阻痹、机窍蒙阻的关键。温病后
痴呆症的形成常常正是肝肾阴损、痰瘀阻滞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分
别运用滋补肝肾、祛瘀涤痰疗法外,更应注重二法的协同配合,联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治疗
本病当忌蛮补。张景岳谓:“瘀血有所留脏,病久至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还当治本。”瘀
血、痰浊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痰瘀不除,盲目进补,反易招致气血壅阻,痰浊难化,加重其
害,所以治疗必当疏理通调,消补并施,这样既能消除痰瘀之患,又能抑制补药之粘腻滞邪之
弊,为充分发挥补剂的效能扫清障碍。在此方面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方剂是明代医家吴又可创
制的名方“三甲散”,该方由鳖甲、龟甲、穿山甲、地鳖虫、牡蛎、僵蚕、当归、白芍、甘草组成,具有
填补肝肾真阴、活血通经、化痰透络的作用,吴又可用其主治久病肝肾亏虚、痰瘀滞留经脉营血
而致的病证,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用以治疗温病后期“默默不语、神识昏迷”的病变,现代常用
于治疗各类脑炎后遗症、神识呆钝、肢体强直瘫痪等,此方立意新颖,用药独特,大量使用了动
物类药物,其中既有介类重镇滋阴药,又有虫类活血化痰药,是融消通与补益于一体,既具有较
强的填精益髓作用,又有明显的通经搜络、逐瘀涤痰功效的方剂,其功效和主治完全符合温病
后痴呆症的病证特点,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经验方
一、清气解*汤
组成:鸭趾草30克、忍冬藤30克、半枝莲20克、板蓝根20克、连翘10克、柴胡10克、蝉
第五卷100
####
衣10克。
功用:透邪泄热,清气解*。
主治:病*感染性高热。症见高热持续,朝轻暮重,有汗而热不解,或汗出热减旋又复热,
余无其他特殊见症可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方解:柴胡和解表里,味苦而专主邪热,治“时疾内外热不解”;蝉衣散风热宣肺达表,与柴
胡合用,轻清灵动,泄邪热而透*外解。连翘“气芳烈而性清凉,故凡在气分之郁热皆能已之”,
且味苦兼辛,能透肌解表,与板蓝根、半枝莲、忍冬藤、鸭趾草诸清热解*之品相配,其效更卓,
直接清火解*于无形。忍冬藤通经络,鸭趾草行水湿,两相配伍,排周身热*于州都而去。如
此配方,一透一清一下泄,何*邪之能留?故高热得此如沙漠之遇甘霖,不消周折而热解病瘥。
对本方的动物实验亦证实,该方具有良好的抗病*感染及退热作用,其水煎液在鸡胚中具
有良好的抗流感病*作用。
加减:头痛显著、汗出不多者,加羌活10克(夏天则改用香薷);舌苔厚腻、胸闷脘痞者,加
藿香10克、厚朴6克;小便不利者,加六一散20克。
二、舒心消痛汤
组成:瓜蒌仁10克、郁金10克、苏罗子10克、延胡索10克、细辛5克、丹参15克。
功用:行气豁痰,活血通瘀。
主治: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症见心胸憋闷作痛,痛甚则连及上肢肩背,心悸息促,日
久不愈,反复发作,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腻,脉弦紧或细涩。
方解:方中瓜蒌仁、郁金、苏罗子利气开郁,豁痰通痹;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去滞生新;细辛
辛香走窜,善通络瘀;延胡索、失笑散功擅止痛。“川芎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
态”,为血中气药;丹参善理血分,“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此二药得郁金、苏罗子、瓜蒌仁之配,
祛瘀之中更兼化痰畅气之力;得细辛之配,则活血通络之功更速;得延胡索、失笑散之配,则祛
瘀之时心痛立消、止痛之时瘀血俱化。瓜蒌仁涤痰而解郁滞,配细辛之香窜通络,则除痰之时
得断生痰之根。诸药有机配合成方,共奏理气豁痰、祛瘀止痛、畅脉舒心之功。
加减:气虚明显、气短息促、胸闷心悸甚者,加*参、*芪、*精、五味子;阴虚较著,症见口
干、舌红、脉细数者,去细辛、川芎,加赤芍、葛根、生地、首乌、玉竹;心肾阳虚,寒凝胸中,见心胸
冷痛、遇寒即发、形寒肢冷、腰酸尿频、舌淡脉迟者,加桂枝、荜拨、仙灵脾、补骨脂。
三、通痹导浊汤
组成:苍术10克、*柏10克、怀牛膝10克、土茯苓12克、忍冬藤20克、汉防己10克、粉萆
10克、晚蚕砂10克、海金沙12克(包)、炙地龙10克。
功用:导泄湿浊,清热通络。
主治:痛风急性发作。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下肢显著、疼痛难忍、痛处屈伸不利,甚则不能
活动,常反复发作,伴心烦溲赤,舌苔*腻、脉滑数。
方解:方中苍术苦温燥湿,*柏寒凉清热,牛膝导湿热下行而兼利筋骨,合而用之,有三妙
第五卷101
####
丸之义,擅清下焦湿热,共为本方君药。土茯苓除湿通痹,助苍术祛经络筋骨之湿;忍冬藤清热
解*,助*柏清筋脉关节之热;防己祛湿通络,助牛膝导泄下行之力,三者同为臣药。佐以萆
蚕砂利湿泄浊,海金沙清利湿热,地龙善行走窜,通经和络,疏利关节,兼作引经使药。诸药相
伍,对于痛风由湿热下注、浸淫经脉筋骨、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者,可使湿热去而经脉通、气血和
则痹痛止。
加减:热象明显,身热有汗不解,口干渴者,加石膏、知母、丹皮、山栀;疼痛剧烈,难以屈曲
者,加片姜*、玄胡索、炙甲片、乌梢蛇;瘀滞较重、局部痛如针刺、舌质瘀斑者,加丹参、赤芍、虎
杖、川芎;湿浊明显、局部肿胀较甚、沉重难举者,加苡仁、制胆星。
四、清燥宣肺汤
组成:桑叶10克、杏仁10克、荆芥10克、银花20克、枇杷叶10克、蝉衣10克、钩藤12克、
木蝴蝶5克、百部10克、甘草3克。
功用:疏风清燥,宣肺利咽。
主治:上感咳嗽,证属风燥袭肺、咽喉不利、肺气失宣。症见咳嗽少痰、咽痒不适,痒则咳嗽
连作,咽部红赤,苔薄白舌边尖红。
方解: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同为君药。荆芥苦辛温润,银花清热透表,助桑
叶疏风散邪,清宣燥热;枇杷叶苦寒清降,肃肺止咳,助杏仁,肃降肺气,止咳化痰,均为臣药。
蝉衣辛凉疏散,宣肺利咽,钩藤疏风散邪,解痉止咳,《本草汇言》称其“祛风邪而不燥,至中至和
之品”,二药协桑叶、荆芥则散邪之力益增,伍杏仁、枇杷叶则肺气之宣降可复;木蝴蝶清肺消
痰,利咽喉;百部甘润苦降,微温不燥,为止咳要药;数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
为桑杏汤之变法,因阴伤不甚,咳逆症著,故减原方之柔润,增肃肺利咽之品,清散并行,宣降同
用。对于风燥外袭、肺失清肃而致的上感咳嗽、咽喉不利之证疗效甚佳。
加减:低热、头昏,加鸭趾草、菊花;咽痛作阻加土牛膝、射干;有痰*稠者,加鱼腥草、金荞
麦。
五、益肾通窍汤
组成:何首乌12克、*精12克、巴戟天10克、川芎12克、广郁金10克、茺蔚子10克、五味
子5克、益智仁10克、石菖蒲6克、葛根20克。
功用:补肾益精,活血通窍,宁心益智。
主治:老年血管性认知能力下降,甚或痴呆,见于多发性脑梗、脑萎缩,或中风后。证属肝
肾阴精亏损,不能濡养脑髓,血脉瘀滞,机窍失灵者。
方解:方中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兼能收敛精气,不寒不燥,甘而不腻,被历代本草誉为滋
补良药,用作君药。*精气味平和,补肾益精,且擅益气补脾,故与何首乌相协不仅滋补肝肾之
功益著,并有先后天并补之妙;巴戟天甘温而润,补肾壮阳,合首乌、*精更可“阳中求阴”,加强
滋阴补肾之效,二味共为臣药。佐以川芎、郁金、茺蔚子活血行气、化瘀通络;五味子、益智仁补
肾养心、宁神益智;石菖蒲气味芳香,化痰开窍;重用葛根升清,输精于脑,兼可引药上行而作使
第五卷102
####
药。诸药配伍,心肾同补,先后天并调,通补兼施,故补而不敛邪,通而不伤正,共奏补肾益精、
活血通窍、宁心益智之功。
加减:痰多加胆星;肝阳偏亢者,加钩藤、丹皮;血瘀显著者,加桃仁、红花;气虚较甚者,加
*芪、太子参;血虚较显者,加枸杞子、当归。
六、健脾益胃汤
组成:太子参15克、淮山药12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2克、川石斛12克、川朴花8克、
八月扎10克、鸡内金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丹参12克。
功用:健脾养胃,理气助运,清热活络。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属脾胃气阴不足、运化乏力、夹有郁热者。症见脘痛绵绵,饥
而不能食,或胃脘灼痛、嘈杂似饥、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或溏,脉细弱。
方解:方中太子参味甘质润,长于益气补脾、生津养胃,故为君药。山药、白术、茯苓补脾
气、益脾阴、助运化;石斛为养胃生津要药,二味与太子参相协,益气养阴、健脾助运之效益佳,
均为臣药。川朴花、八月扎行气宽中以止痛,鸡内金消食化积以助运,白花蛇舌草寒凉苦降以
泄郁热,久痛入络,又配丹参活血祛瘀以通络,以上俱为佐药。诸药相伍,甘润平和,补而不滞,
润而不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脾胃气阴不足,运化乏力,夹有郁热之证者用之,可使脾运健而
胃气和,郁热清而气阴复,气血畅而脘痛止,诸症因而得痊。
加减:胃阴伤显著、口干、舌红、无苔者,加麦冬、天花粉;气血不和、胃脘隐痛者,加白芍、郁
金;食入难化者,加乌梅、谷芽;胃中灼热较甚、口苦、口渴、口臭者,加*芩。
(吴元黔 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