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通讯员赵梅关天星
记者王凯报道
本报济南讯近日,山东第一医院(以医院)心外科团队顺利完成我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一颗重为克的人工心脏在患者体内平稳运行。
医院心外科主任张锋泉介绍,患者男性,46岁,年9月在当地确诊“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胸闷、喘、水肿,体质下降明显,甚至休克,近期症状加重,遂来院就诊。
1月15日上午,医疗团队经充分检查、评估、论证完善诊疗方案后,为患者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治疗。先对二尖瓣、三尖瓣进行心脏瓣膜修复手术,治疗反流后,再植入人工心脏,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机能,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据悉,植入的人工心脏是心室辅助血泵(VAD),是国家药监局批复上市的标准产品,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人工心脏的优点是患者不用像心脏移植患者那样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外带电源。
人工心脏植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庞大团队来支撑。从术前评估到手术方案,以及术后对人工心脏设备参数的调试,对患者本人及家人的培训,即教会他们今后怎么正确使用人工心脏,都需要高级别的专科医师来完成。
人工心脏是所有医疗器械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其研发能力从一个侧面代表了我国的高端医疗器械科技水平。张锋泉教授团队完全独立自主完成我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标志着团队技术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将有效减少重度心衰患者因得不到心脏移植机会而猝死的情况发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苏国海说,据统计,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人数众多,大约有万人,等待心脏移植者超过万人,全国每年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仅例余,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机会获得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