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家猫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在家猫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心脏病,分别是肥厚型心肌病(HCM)、限制型心肌病(RCM)、扩张型心肌病(DCM)。其中最常见的是肥厚型心肌病(HCM),可以占到90%。
肥厚型心肌病(HCM)在不同品种的猫中存在不同的致病基因。目前在纯种猫中,只在缅因猫中发现肥厚型心肌病一型致病基因、布偶猫中发现肥厚型心肌病二型致病基因、无毛猫中发现肥厚型心肌病三型致病基因。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肥厚型心肌病方面的知识,可以点击《关于肥厚型心肌病(HCM),看这一篇就够了》、《遗传病检测│“肥厚型心肌病三型”上线》这两篇文章进行查看。
目前,肥厚型心肌病(HCM)无法治愈,种猫在配种前通过基因检测进行遗传病筛查,是避免后代出现已知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最好办法。因此,缅因猫、布偶猫和无毛猫等相关品系的繁育人,应当对种猫进行基因检测,尽量避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携带者和纯合型)参与繁殖,降低后代发病率。
但是,种猫进行了基因检测,后代就一定不会出现发病个体吗?
猫咪患有心肌肥厚的原因,包括遗传性因素和非遗传性因素。
遗传性因素,即上文说的肥厚型心肌病(HCM),繁育人可以通过遗传病检测进行筛查。
非遗传性因素则包括:
甲亢引起的心肌肥厚
高血压引起的心肌代偿性增厚
脱水引起的假性增厚
压力引起的心肌水肿
通过基因检测证明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只能保证该个体以后不会患由该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不能保证不会患由未知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或是后天因素引起的非遗传性疾病。
因此,繁育人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保的是“患病”还是“患遗传病”,必要时可注明“患哪种遗传病”(如HCM一型)。
基因检测报告对于正规猫舍来说相当于一份免责书。
对于不能进行基因检测的遗传病来说,猫舍需要对种猫定期体检,并且调查上几代的发病情况。一旦售出的幼猫发病,因为不能通过基因检测证实是否为遗传性的,因此猫舍仍需要承担责任。
对于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遗传病来说,猫舍需要保证种猫不携带已知的致病基因。而且即使售出的幼猫发病了,在此种情况下,猫舍已经尽最大可能保证小猫的健康,如果小猫还是发病的话,大概率是后天因素引起的。
医院只能通过相关检查来判断该个体是否已经发病,但是不能证明是遗传性还是非遗传性因素引起的。有且只有一种方式能证明是否为遗传病,那便是基因检测。
那么应当如何有效预防遗传病呢?繁育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熟知自己繁育的这个品种有哪几种高发遗传病。
02
评估自己所有种猫的发病风险。
对于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的遗传病,所有种猫都要进行基因检测,以判断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对于不能进行基因检测的遗传病,引进种猫前尽量调查一下该个体上几代是否有发病个体,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只个体患病的概率要低一些。此外还需要每年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03
配种前进行遗传病筛查,合理制定繁育计划,避免致病基因进一步传播。
显性及半显性遗传病,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应该避免参与繁育。
隐性遗传病,携带两份致病基因的个体应避免参与繁育。携带一份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优先考虑参与繁育。如果该种猫很优秀,也可参与繁育,但是配偶应避免携带致病基因。并且所有后代要进行基因检测,对于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要绝育后再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