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位媒体人英年早逝请收好这份健康宝典
TUhjnbcbe - 2024/6/4 17:2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年12月13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总编辑、党委副书记,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尹婕妤,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1岁。

年3月30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德明,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2岁。

海南台两位主要领导在短时间相继离世,引起了新闻业界的巨大震动,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摆上了人们的心头:身心都不轻松的传媒人,到底要怎样管理自身健康?

媒体人健康问题严重

年6月22日,法治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秦平因病去世。时隔一年多,法治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凌锋对这位老搭档仍然记忆犹新。

“秦老师入社工作26年,在她从事评论工作期间,没有错过任何重大法治新闻。随便找一个热点事件的关键词加上‘秦平’搜索,都能找到她撰写的评论。”

凌锋清晰记得,年改版后,报纸评论工作量加大,除了原有工作外,还在报纸一版开设了“法治时评”的日常评论栏目,需要保证每天一篇评论稿,而评论部人员又较少,这个栏目多是秦老师本人执笔。常年笔耕不辍,秦平屡次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在内的各大新闻奖项。

“工作是她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不是在单位办公室写稿,就是在家里写稿,或者参加各种与工作有关的会议。”

这种场景,恰恰也是媒体人的常态。

工作节奏快、睡眠少、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生活工作都高度紧张,这是媒体人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媒体人的健康亮起了红灯。

在去世的媒体人中,近半数因为心梗、脑梗、心源性猝死而失去宝贵生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说,压力大、熬夜、生活不规律、睡眠不好、经常不运动突然剧烈运动、心肌炎这些都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因素。

医学专家为媒体人健康支招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达54.4万例,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而超过60%的心医院之外。

如媒体人工作时突然晕倒,单位同事、家人该如何急救?

张海澄建议,首先要拍一拍病人的肩膀,同时叫他的名字,看意识是否丧失。然后,快速将手指放到病人鼻孔下面,看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赶紧将病人脸朝上,使其平躺在地上,按照“用力压、快快压、不停压”的九字诀的方法帮助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赶紧开免提拨打呼叫急救。

“心肺复苏越早越好,每晚做一分钟,死亡率就会增加10%。”张海澄谈道。

很多媒体人存在诸多健康问题,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睡眠、运动、营养方面的三位权威专家给出了建议。

1.睡眠宝典

睡眠问题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上夜班、熬夜、甚至通宵写稿、剪片子,这也是一些媒体人的常态。还有一些媒体人,因为工作原因,养成了晚睡、熬夜的习惯,这都大大影响了媒体人的健康。

首都医科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有着近40年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临床经验,他谈道,睡眠障碍表现为90多种疾病,分为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三类。睡眠障碍会对情绪产生影响,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不振、遇事烦躁、焦虑。除此以外,睡眠障碍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调节功能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认知功能会下降,会出现内分泌功能、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不好还会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问题。

“有的人睡眠打呼噜、呼吸暂停,会造成冠状动脉病变;有的人在睡眠过程当中,会经常出现血压增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梗、脑梗,甚至发生猝死。”郭兮恒谈道,造成这些问题,往往跟白天过度疲劳,晚间睡眠质量不好、抽烟喝酒有关。

很多的年轻人因为精力旺盛,会选择主动熬夜。郭兮恒特别提醒,熬夜与失眠会对身体造成同等危害,会导致情绪低落、烦躁,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易生病等问题。而且年轻时有睡眠问题,烦恼可能不突出,但年老后会影响健康,产生新的睡眠问题,这种发病率高达30%。

郭兮恒建议,媒体人要合理安排工作与睡眠的关系,做到规律睡眠,不鼓励熬夜,要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如果一定要熬夜,一个星期不超过两次,熬完夜及时补觉。

对于偶尔有睡眠障碍的媒体人,郭兮恒建议,首先要分析原因,是情绪不健康、还是对睡眠环境比较敏感,及时寻找原因,作出调整。其次,要养成规律的睡眠,不要打乱睡眠时钟。长期存在睡眠障碍的媒体人,不要有恐惧症,医院找专家咨询、治疗。

2.运动宝典

据统计,体力活动不足已成为全球慢性病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万人的死亡是由体力活动不足造成的。《媒体人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24%的媒体人一周都基本不锻炼。

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牛国卫表示,缺乏运动会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病症,以及肥胖10大健康问题。

媒体人工作忙,作息不规律,经常周末无休,面对这样的工作状况,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增强运动锻炼的方法?

牛国卫建议,一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运动时间至少持续40分钟。可以选择跑步,游泳,骑车,如果觉得这些运动太累,推荐快走。

天天上班忙、下班回家照顾家人忙,哪有时间来运动?牛国卫推荐“微运动”,利用一切“碎片式”的时间,见缝插针、忙里偷闲地健身。他推荐了如下几项“微运动”。

(1)搓手

要领:两手五指轻轻分开,两臂微屈不要靠身体,两手掌相对轻轻合上做极速搓动。女士1分钟搓次,男士1分钟搓—次,尽力坚持1分钟。每天练习3—5次,每次2—4组,每组间隔3分钟。

功效:搓手健心肺这个小动作快速开启心肺高强度工作模式,让您在一分钟内改善心肺的供血和供氧状况。长期坚持可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提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请谨慎练习!

(2)双肩环绕

要领:全身放松,肩关节向前、向后绕环,向前、后各20次。动作幅度宜大不小,以增强锻炼的效果。每天练习4—6次,每次3—5组,每组间隔3分钟。

功效:双肩环绕可放松胸、肩、背部的肌肉,缓解肩颈背部疲劳,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肩周炎、颈椎病,对长时间静坐造成的含胸驼背有非常好的矫正作用。

(3)原地碎步跑

要领:站立姿势,预备时脚跟提起屈膝,上体前倾约30度,开始后脚尖着地,原地步高频快跑,手臂在身体一侧缓慢摆动,坚持20—40秒。步频越快越好达到极致为佳。每天练习3—4次,每次2—3组,每组间隔5分钟。

功效:原地碎步跑是一个快速启动心肺的经典小练习。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储备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具有快速燃烧血糖的功效。

提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请谨慎练习!

3.营养宝典

2月25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在膳食方面存在五大问题,营养不均衡导致慢性病就是其中一类。

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谈道,因为饮食不均衡导致的“隐性饥饿”(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失衡)主要表现为缺乏微量营养素,正成为健康的致命杀手。现代医学发现,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亚健康等都与人体营养元素摄取的不均衡有关。

针对媒体人健康问题,左小霞提出了几点营养学建议:

一是,建议饮食上均衡,千万不要有隐性饥饿。每天至少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颜色多彩,一天半斤主食,蔬菜最好吃到一斤,有叶子菜比较好,主食需要多吃粗杂粮,以及新鲜应季的薯类水果。

二是,因为媒体人经常用脑,推荐每天最好吃一个整鸡蛋,有一小把坚果,还有吃一到两次海鱼,摄入充足的卵磷脂和DHA,有利于健脑。

三是,每天喝一袋牛奶,油盐糖一定要控制。每天烹调用油25克到30克,用盐小于6克,烹调用糖,能不用尽量少用,要用的话最好小于25克。这样可以减少肥胖,避免血压血脂血糖过高。

年以来公开报道的去世在职媒体人名单

《传媒茶话会》梳理发现,去世的媒体人年龄大多集中在30—60岁,去世的原因,多与“猝死”“心梗”“癌症”等有关。

《传媒茶话会》梳理年以来公开报道的去世在职媒体人名单如下:

年4月3日,成都每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劲松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49岁。

年3月30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德明,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2岁。

年2月24日,新疆法制报首席记者陈泽华,在电脑前撰写工作计划时突发心梗去世,终年46岁。

年2月23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薇,突发疾病猝死,终年34岁。

年2月1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温涛因肝癌去世,终年46岁。

年12月13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总编辑、党委副书记,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尹婕妤,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1岁。

年8月1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副主编李贵平,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9岁。

年7月14日,深圳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形象工作室主任张馨方,因罹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1岁。

年7月7日,新华社体育记者徐征,突然因病去世,终年42岁。

年6月17日,政法评论家、法治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秦平,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

年6月3日,深圳特区报著名摄影记者郑东升,突发脑梗去世,终年58岁。

年4月19日,资深体育记者、羊城晚报社体育编辑部副总监、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副会长吴广崖,因病去世,终年58岁。

年3月13日,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贵阳战“疫”》记者王斌,因劳累猝死,终年38岁。去世当天,机房剪辑线上,还有两条他已经采访了,但还没来得及完成制作的片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位媒体人英年早逝请收好这份健康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