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世界首例心脏无缺血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TUhjnbcbe - 2023/2/9 8:04:00
怎样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来源:器械之家

7月16日,医院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何晓顺教授团队于年6月26日完成世界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这是中山一院首创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继应用于肝移植、肾移植后,首次应用于心脏移植领域,此次手术还实现了全程血流不中断、心脏不停跳。

上午10点,全球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新闻发布会在医院正式举行。会议由曾进胜副院长主持,何晓顺副院长进行无缺血心脏移植介绍。

01

心脏移植“无缺血”不停跳

对于传统器官移植术来说,在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心脏必须离体停跳及冷藏保存;手术后的缺血性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心功能不全以及死亡等严重后果。在人体所有的脏器中,心脏是对缺血损伤最敏感的,离体缺血时间超过4-6小时的话手术风险将大大增加。此外心脏缺血时间越久,器官移植手术完成后出现排斥反应的风险越高;术后患者生存率越低。

6月26日,何晓顺教授主持召开了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术前筹备会。医务处、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科、器官移植科、麻醉科、心外ICU、手术麻醉中心等10多个学科专家组成的心脏移植团队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术前讨论。

患者福伯,67岁,5月24日在中山一院就诊时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核磁共振、超声心动图、血液检验结果都提示福伯的心脏已进入了终末期,心脏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已经减退到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他还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动脉高压、肾功能减退等基础病变。

专家团队对手术的计划安排、实施细节、应急预案等进行了详尽的推演,为了确保从实验阶段到临床应用的安全过渡,团队还利用废弃的心脏完成了10余次临床“无缺血”心脏获取和离体常温机械灌注演练,为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6月26日下午2时,福伯和受体捐赠者同时进入了手术间。两间手术室,40余名医护人员兵分两路,投入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换心大战”中。

一边是心脏外科吴钟凯教授、梁孟亚副教授开始切除福伯仅能蠕动的巨大病变心脏。另一边,心脏外科殷胜利教授、熊迈副教授和刘云奇医生,潘鹏飞、钟颖护士等组成的供体获取组,有条不紊地获取供体心脏,探查之后发现供心状态良好,强壮有力。麻醉科江楠教授等为供体提供平稳的麻醉状态。体外循环科荣健教授等为供体心脏特意设计了一套精巧的灌注及保温系统。

何晓顺教授说:“一颗鲜活的心脏孤立地在那里有力地跳动,等待被移植到患者体内,那个场景非常震撼!”

整个“无缺血”心脏移植手术历经4.5小时,实现了心脏从供体移植到受体过程中血供不中断、心脏不停跳。

患者福伯术后回到了心胸外ICU,在医护团队的密切监测、及时调整、促进康复下,于术后36小时拔除了气管插管,多次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心肌缺血表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射血分数从术前的16%升至78%,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理想,目前已渡过了术后早期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关,心脏和各个脏器功能都顺利恢复,近日可出院。福伯不知道的是,他换心成功的背后,是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团队历时两年的努力,历经数十例大动物实验的结果。

7月16医院新闻发布会,何晓顺教授表示,“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能够精确评估供体心脏功能,延长体外保存时间,大幅改善移植疗效,患者生存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高。并能显著提高供体心脏的使用率,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首例“无缺血”心脏移植患者福伯来到现场赠送锦旗。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洁夫教授发表视频讲话,他说道:“无缺血的心脏移植获得了成功,我想代表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的辛勤的工作和创新的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还表示,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改革是*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中山一院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先行者的作用,从技术层面上支持了国家的重大意义的改革,特别是在年到年就开始进行了无缺血的肝移植,无缺血的肾移植,做出了重大贡献。

哈佛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StefanTullius也发来视频祝贺,他说道:“何晓顺教授带领的广州团队以一种最创新的手术技术有效地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技术成功的应用于肝脏移植及肾脏移植后,又进一步在心脏移植中成功实现。看过简短的手术视频后,我对手术整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衷心祝贺何教授及其团队的再次成功。”

02

器官移植迈入“热移植”时代

从二十世纪50年代第一台器官移植手术成功以来,器官移植技术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自从冷保存技术发明以来,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很大的变革。传统器官移植,所有器官移植均涉及器官离体及血管离断、再吻合的过程,长时间的器官缺血损伤不可避免,是移植手术高风险的根本原因。现有研究均聚焦于如何“缓解”缺血损伤,但收效不佳。

中山一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另辟蹊径提出假设:如果能在不中断器官血流的状态下完成移植全过程,器官缺血难题将不攻自破。依据此研究路径,团队成功创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

从年7月23日何晓顺教授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无缺血”肝移植。到目前全球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已实施90例,无缺血移植术后谷草转氨酶较传统技术降低了75%,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从6%降至0,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从53%降至3.3%,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由于避免了缺血损伤,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可最大程度地提高移植疗效和增加移植器官使用率。

国际首台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Life-X)

在手术过程中何晓顺教授团队首先研制出国际首台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Life-X),保证了器官从血管离断到再吻合的过程中血流不中断。该系统为离体器官提供了接近生理条件的灌注压、温度、氧饱和度、必须的营养支持等多种利好因素,保障了离体器官的活力,全面革新的器官移植的手术方式。

世界首例“无缺血”肾移植手术于年4月9日完成,手术全程只用了仅仅3小时。在整个过程中再度保障了肾脏从供体获取到移植过程中的血流灌注。

年4月何晓顺团队的《“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开启“热移植”时代》项目荣获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这也是我国首次荣获此项大奖。《美国移植杂志》发表评论,称这是“器官移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器官移植将进入‘热移植时代。”

——

据统计,近5年来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近例,年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例,器官移植手术例。而在我国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约为30万人,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数量仅1-2万例。除此之外,我国慢性病*性肝炎患者已经超过万人。而肾移植、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肾病、晚期肝病和肝癌的最理想治疗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内市场对器官移植手术及相关器械的需求。

“无缺血”心脏移植技术的创立与“无缺血”肝移植、肾移植技术共同构成“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体系,将器官移植从“冷时代”带进了“热时代”。将会大大促进全球器官移植手术的发展,并且将会刺激人造器官以及相关免疫抑制剂的市场增长。何晓顺教授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体外多器官修复系统(Life-X)或将被广泛应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首例心脏无缺血移植手术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