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脂肪瘤药方 [复制链接]

1#

治疗脂肪瘤药方

患者两年来,身上各处陆续出现包块,小者如蚕豆大小,大者如鸡蛋大小,多达上百枚,仅脊背部就有三十余枚。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脂肪瘤,告知除手术切除外,毫无良策。最近因额头、鼻尖出现小包块,担心毁容,急来求诊。就诊时症状同前,伴四肢酸楚疼痛,饮食可,舌质淡,苔腻,切脉:六脉郁滑。患者有嗜食鱼头的爱好。

脂肪瘤(痰湿闭阻经络)

:燥湿祛痰,通经活络,消肿散结

:法半夏g、陈皮60g、苍术80g、厚朴60g、茯苓80g、天南星60g、白芥子60g、莱菔子80g、浙贝80g、猪牙皂60g、生牡蛎60g、红藤60g、酒大*60g、桂枝30g、*参50g、冰片15g。

上十六味,共为末,制丸,内服,每次10克,每日三次。共服一月。嘱忌鱼肉、面食。

复诊:患者服用一月后,面部包块消失,未再长出新的包块,身上包块消失过半,大的变为鹌鹑蛋大小。并述服药期间,每日大便均有粘滞物夹在大便间,而且粘于便池,冲洗困难。

方已对症,守方再进。原方去*参加人参50g、白术50g。再进一料。

半年后遇到,告知病已愈。未再发作。饮食习惯已改,现很少吃鱼。

皮下脂肪瘤秘方(作者爱爱医会员:醫藥世家)

藥物組成:桂枝15g白芍15g海藻50g昆布50g土苓50g生首烏30g全蟲10g豬蹄子2根〈最好前蹄〉.

用法與用量:將藥物拿中藥袋裝好密封.把豬蹄子洗干淨砍成塊,藥材和豬蹄一起下鍋炖至肉熟即可.分兩天食用。

一個禮拜服用一次.輕者三劑痊愈.重者六劑痊愈~!注:此藥方由我爺爺告知吾父親.現今告知於本人.療效確實很好,以治愈數百名患者,治愈率百分之八十以上~~~!

禁忌:請結合患者身體狀況而定.如無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之類的人,均可使用~~~!

用七个还未成熟的核桃,就是刚结果的那种青核桃,切成薄片泡入两斤蜂蜜中(因为青核桃的核桃皮里含有很多的单啉,此物质就有消除包块的作用),泡了七天之后,就每天喝两次这种蜂糖冲水,坚持下去,就能把身上的脂肪瘤消除。

壮族秘方:皮下脂肪瘤十天消散神方

秘方:刺菜根g,冰片50g。

用法:鲜品洗净,与冰片共捣烂。用纱布包敷患处。七至十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二至四个疗程肿块消散。

白通汤加减

皮肤内有结节——痰核(脂肪瘤)

整个人稍微胖,舌苔白,舌边有齿痕,手臂麻,腹胀,腰腹肋下或者上臂后侧有花生豆大小的结节肿块,轻捏不痛。

这是脾肾湿寒,人体阳气不运化,导致体内阴邪内聚。中医叫痰核,西医叫脂肪瘤。

方法:用白通汤加减来通阳破阴。

制附子24克,干姜12克,葱白30克,枳壳12克,桂枝6克,白芥子10克,莪术10克,炮穿山甲6克,如果足跟痛加狗脊15克。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如果买不到穿山甲或者嫌穿山甲太贵,可以用制鳖甲来代替。

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该方需要服用30-40付。

三子养身汤:

炒莱菔籽g、炒苏子g、炒白芥子g,在药店打成细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用开水冲服,

莱菔子20~30克,白芥子10~15克,炒苏子10克,生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后下),滑石30克(包煎),甘草10克,生姜皮10克。

水煎服,1日1剂,15剂为1疗程,一般2~3疗程,即可见效。(医院)

何首乌15当归12木通6赤芍药(炒)9白芷9茴香(炒)6土乌药(炒)6陈枳壳6甘草6独活6天南星9,水酒各半煎(我用的是比较便宜的加饭酒,一瓶四块多钱,分两天用完。我都是只煎一次)。第一次拿了7付药

二陈汤加减

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为主,方用二陈汤加减。

*参、姜半夏、云苓、姜汁炒竹茄各12g,陈皮、炒白术、炒白、芥子、皂刺、制香附各10g,丝瓜络、山慈菇、胆南星、炒二丑各6g,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

加减:肿块难消加*芪、白药子、土贝母、陈皮;皮疹在肩背加羌活;在躯干加郁金、柴胡;在腰骶加炒杜仲、川牛膝。

临沂孙大夫治疗脂肪瘤的药方配伍:麦芽、桂枝、白芍、守宫、海藻、土茯苓、莪术、桔核、昆布、神曲各15克,山楂、夏枯草、首乌各30克。一天一剂,分3次服用,给药3周。忌:辛辣、酒,毛蛋、鹅肉、驴肉、生萝卜。

外治:可取山慈菇,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3~5次,直至肿物消失。

推经刮痧

方法:向同一方向推,或用刮痧板刮,就搞定了。一般1~4次即可治愈。

发现经过:感谢老婆,上学的时候,一次高热不退,老婆为我推拿“推下六腑”,一次不但烧推了,而且臂部的脂肪瘤也治愈了。

针灸:

疼痛性脂肪瘤的治疗可以采用针灸,具体的方法如下:


  (1)体针:针刺可使基础胃活动水平降低并能延迟餐后胃排空时间而降低食欲,还可降低由于肥胖引起的5-HF含量。


  取穴:梁丘、公孙、三阴交、内关、丰隆、关元、足三里、天枢、曲池等穴。


  主张分型取穴:痰湿中阻、脾失健运,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以上用平补平泻),三阴交、列缺(以上用补法);胃亢脾弱湿热内蕴,取曲池、支沟、四满、三阴交(以上用平补平泻),内庭、腹结(以上用泻法);冲任失调,带脉不和,取支沟、中注(以上用平补法),关元、带脉、血海、太溪(以上用补法);隔日一次,留针半小时,15天为一疗程。


  (2)耳针:取穴内分泌、脑、肺、胃、口、饥点、渴点、三焦等,用王不留行籽或莱菔子贴埋,或针刺。


  (3)按摩患者取卧位,术者按肺经、胃经、脾经、膀胱经走向进行按摩推拿、点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