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治病三板斧,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复制链接]

1#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敢说真话,只讲事实。

最近一位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采用了我中药泡脚的方法,经过七天的治疗,睡觉嘴巴已经能闭上了,这是见效比较快的,这得益于家长的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由于孩子平时痰多鼻涕多,且粘稠,后续我又用消食的思路进行调理收尾。

《内经》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何谓九窍,有人解释是双目双鼻孔双耳,一张嘴巴,再加上前后二阴,正好是九窍。也就是说,这九窍不利生病,多数与肠胃有关。其实,熟悉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个“九”是一个虚指,不是具体的实数,九代表是太阳,是《周易》里面的三个阳爻的乾卦的总数。九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登峰造极,代表全部所有,比如九州代指华夏,经常被电影小说用作爱情誓言的“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主席是九月九日去世了,所以在许多人眼里,他老人家留下很神秘的色彩。

所以,人体所有的“窍病”,都要重视肠胃或者脾胃,这也完全中医符合临床实际,许多的疾病只要搞清楚这一点,经常会柳暗花明,甚至出现挺不可思议的疗效。与胃肠直接相连的咽与肛门,我们可以称之为直接窍,其它如耳目鼻孔等,可以称之为间接窍,而人体孔窍无处不在。比如支气管算不上一种窍?女性阴道算不上一种窍?咽峡那个位置算不算一种窍?腺样体肥大的那个位置算不算窍被堵塞了?甚至皮肤毛孔和所有血管淋巴管算不算一种窍?

我觉得应该都是,贴合实际,也可以直接运用于临床实战。久治不愈的支气管疾病慢性咳嗽,我通过调理肠胃经常收到很好的疗效,而不是盯着那一口痰。顽固性的阴道炎症,我依然从肠胃入手,收效者比比皆是。再观察一下那些容易感染上咽峡炎的孩子,多是长期肠胃饮食积滞,化生湿热,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特别容易招致这种湿热邪气。我们再来深入思考,治疗汗腺容易出汗的白术和*芪,这可都是补脾正药。还有,《金匮》里面治疗胸痹(类似现代医学心肌缺血),用人参汤来治疗,很有意思。

肠胃之病,影响全身孔窍,而肠胃之病,无非虚实,虚则如益气聪明汤,金元李东垣那个时代,阐发的极其高明。而如今这个时代,物质丰盛前所未有,短短几十年,饮食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积食,也就是饮食积滞已经成为了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并且,积食不但小儿有,成人更多,我们有许多的饭不是为自己而吃,有许多的酒不是为自己而喝……有些人用消食药保和丸治疗大鱼大肉引起的高血脂,道理就在这个地方。

古人说,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若要长生,胃中常空。下法,为中医三大法之一,为什么确实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道理即在于此。但是风险太大,不符合现在这个社会环境,所以我在临床做了变通,变峻猛为和缓,变口服为外用,消食导滞以除病,通理胃肠以养生。

中医经典是用来悟的,是用来拿到临床实战的,不是用来膜拜的,也不是拿来当招牌的,有人说能真正悟懂《内经》里面的一句话,可以吃一辈子,根据个人亲身经历,我绝对相信这句话。当初大学期间,我每天早上早起在教学楼前的小树林背诵四大经典,显得很另类,这些考试不考,但是我觉得早晚有一天会用上。

中医审视疾病的角度与现代医学差别很大,许多时候都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现在我在临床遇到一些许多医生搞不定的疑难杂症,脑子中经常冒出一句经典条文,并且给患者用上还经常收到很好的疗效,于是特别感谢当初努力的自己。所以,我们现在也要拼命读书研究经典,不是拿来当招牌吸引患者流量,而是真心下功夫研读,将来的我们也会感谢现在努力的我们。

执一张方子,不如守一个方法,守一个方法不如守一条思路,守一条思路不如守一种思维,而守一种思维又不如守一套哲学。这套哲学就是传统文化,这是中医的土壤,真正深入中国文化,学习中医时会如鱼得水,临床处理各种疑难杂症,思路如汩汩喷泉。有时间真想与别人分享一下我读《道德经》与《庄子》的心得,可惜时间太紧。

更多干货文章,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