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病是专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一门临床学科,这里的心是指中医概念的心。从中医角度来讲,心病有3个内涵:一是与“心主血脉”功能相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二是与“心主神明”功能有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某些高级神经系统病变;三是心与其它脏腑相关的疾病。具体来讲心病包括西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以及一些心脑相关的病症等。针灸治疗心病历史悠久,历代的针灸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取穴往往集中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膀胱经背俞穴和任脉上,而以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为主治疗相应疾病报道较少,更未提及对于心病急重证时的特效穴位。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足阳明胃经在足背横纹以下部位某些特定区域,在心病发病期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对此部位上的敏感点进行即刻按压具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从发病的病因病机上来看,心病的病机非独与心有关,五脏六腑失常皆可导致心病。中医针灸推拿正骨培训询;本文作者认为心在功能上和气血最为密切,在经脉循行和诊断治疗中和足阳明胃经联系最为紧密,其相关作用超过了与心直接关联的心经和心包经。本文就心病与胃腑和足阳明胃经关系的重要性做深入探讨。1心胃相关从功能上讲,古代所言心之范围包括现在所说的心、胃。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呕吐,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金匮要略》第十一篇:“心中风者,心中饥,食欲呕吐”,等等,上述文中之“心”实应为胃或心胃同病。心胃解剖位置相关从生理结构上看,二者关系相当密切。心居胸中,胃居膈下,以横膈相邻。《内经》有当心而痛之论,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论之“心”大多指“胃”,如“心下”、“心中”多指胃脘,“泻心”实是“泻胃”等。《伤寒溯源集》云:“心下者,心之下,中脘之上,胃之上脘也,胃居心之下,故曰心下也。”《医宗金鉴》认为“心中即心下也。”《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云:“胃脘之受邪,非止其自病者多,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这些均说明由于心胃处于相邻位置故临床表现可以相互影响。中医针灸推拿正骨培训询;心胃生理功能相关心与胃,位置毗邻,络脉相通,生理功能上又密切相关,相互资生。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但血液之所以能够在全身周流循环,主要依靠经气运行的力量。经气主要包括营气、卫气、宗气和元气。其中宗气和营气与血的生成和运行关系密切。《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运行上,心虽主血脉但是其动力来源在于宗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下贯心脉,以行气血,若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而营卫和宗气的化生就是由中焦脾胃运化而成。《灵枢·五味篇》:“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难经集注》:“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可见,心主血脉的动力来源,直接依靠营卫之气和宗气的推动,根本上是依靠胃气运化水谷的作用完成。所以,心病虽见于心,但病在气血,根源在于脾胃。同时,脾胃是全身气血之源,阴阳升降的枢机。升降失常或脾胃功能异常时产生的痰湿如瘀闭经脉,就会导致阴寒内生、气滞血凝或痰浊内阻,以至于各种心病的产生。心胃病理表现相关心主血脉和藏神,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胃气不足,一方面使血液化源亏乏,而致心血亏损,心神失养,临证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另一方面,可使宗气的生成乏源,从而导致心脉之气不足,运血无力,临证则见呼吸憋闷、心痛心悸和气短乏力等症。故“胃气”实为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难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就是明证。临床上心衰的病人会出现胃纳减退、呕吐、腹胀等症。明·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曰“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认为胸痹实为胃气不得下达的食管病与胃病而引起的胸痛。同时西医学也认为,食管与心脏的神经支配一致,故当食管粘膜上皮的化学、物理或温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以引起类似心绞痛样的胸痛。由于胸痛刺激迷走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亦诱发或加重心绞痛。临床上食管裂孔病、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等引起的食管源性胸痛,极易误诊为心绞痛。又如,冠心病病人若饮食过饱,食滞胃脘,膈肌上抬,易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绞痛,也是胃气不降影响心经气血运行之明证。心胃治疗上相关心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气虚、血少、湿蕴、痰阻、血瘀、寒凝是胸痹的主要病因。胸中阳气又名宗气,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各部均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获得后天的营养。心痹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若肥甘无度,饥饱不调,情志过极,劳逸过度,致使脾胃损伤,气虚无以上奉,则宗气匮乏,久则心阳虚衰;血亏无以灌注,则血脉不充,脉道滞涩,久则脉络不通;脾主运化,脾虚不运,湿浊中阻,积久生痰,湿浊上蕴胸中,则胸阳不展;痰浊上逆,阻滞血脉,则痹塞不通;中阳虚弱则寒自内生,与外寒内外合邪,上犯心君,则胸阳痹阻,心脉不通,于是本虚标实之胸痹生焉。《金匮要略》在治疗胸痹中运用了大量的调理脾胃的方剂,如疏利胃气、泄满行水之“橘枳姜汤”,散结除满、下气化痰、通阳降逆之“积实薤白桂枝汤”,消痞健胃、通阳降逆、散寒行水之“桂枝生姜枳实汤”,益气除痞、振阳气以化阴结之“人参汤”等,均体现了“心胃(脾)同治”的道理。《灵枢·厥病篇》也指出,胃心痛的治疗“取之大都,太白。”心胃经脉循行上相关从经脉循行和病候上,可以看出二者的密切关系。《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同时在病候上也指出了二者的关系,《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此外,足阳明胃经还通过经别和心相联系,《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同时,《内经》对心痹病的形容时往往涉及到胃脘的症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素问·痹论篇》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可见,由于足阳明胃经和心在生理病理各个方面的密切关系,在足阳明胃经上出现心病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穴位是完全有可能的。2心病在足阳明胃经上的敏感反应点冲阳下穴曾有文献报道在足阳明经上发现冠心病的敏感点。我们在临床践观察中也发现,对于心痹病敏感而有确切治疗效果的部位位于足阳明胃经在足背横纹以下部位,大约陷谷和冲阳之间。(其中陷谷穴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冲阳穴位于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解溪下约1.5寸)。冲阳下穴大概位置在足背内外踝连线中点(解溪穴)至2-3趾之间的连线上,约解溪穴下2.8-3.3寸处的范围。关于临床应用冲阳下穴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观察,陈文光教授在年曾在临床中对70例心绞痛患者对照心电图做过相关的统计。结果发现,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早期冠心病患者,冲阳下穴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心电图,认为本穴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随后对例患者随机做的统计中发现,冲阳下穴对冠心病的诊断明显比其它穴位具有特异性。笔者曾于年跟随陈文光教授学习此方法,后在临床中大量的应用也发现此穴位对冠心病明显相比其它穴位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头皮针中的额旁一线由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循发际,至额颅”,在前发际经过的位置有头皮针的额旁一线。临床诊病中发现,重症的心病患者在此位置往往有明显的压痛,针灸行针后胸闷心悸的症状往往会明显缓解(额旁一线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目内角直上入发际5分,自眉冲穴向下一寸。主治心、肺等上焦病及胸部病症)。针灸理论的一个关键点是内在脏腑有病可以通过外行的经络和腧穴表现出来。《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另外,在临床具体疾病的诊断治疗上,特别强调敏感点和阿是穴的作用。《灵枢·经筋》:“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灵枢·背俞》:“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于大量病人后也验证了这一点,心病的冲阳下穴敏感点不是在冲阳穴的位置,而是在其下约1.5寸的位置,而且当病人心悸疼痛憋闷症状消失后,该穴位压痛也会随之减轻。3典型病例患者张xx,女,23岁,年6月就诊。主诉:胸痛憋闷,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诊断:西医:心肌缺血;中医:心痹。患者5年前曾患有急性心肌炎,后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是每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阴天下雨时经常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患者近日因为连续加班身体疲劳,今天上午在门诊大厅工作时,因室内空气流通不好,突发胸痛憋闷,呼吸短促,经紧急吸氧后症状不见缓解。针刺内关穴,快速行针1分钟,胸闷好转,仍然胸痛心悸,呼吸短促。选取足阳明胃经冲阳穴下1.5寸左右进行按压,左侧压痛明显,按压时力度稍大患者疼痛难忍连声呼叫汗出,力度逐渐由轻到重,持续按压2分钟,胸痛心悸,呼吸短促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按压5分钟,症状完全消失,病人唯感觉疲劳,后经体息起床活动如常。总之,由于心和胃腑以及胃经在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和经络上的密切联系,在足阳明胃经上出现心病的敏感点,理论上完全可能。同时,我们在临床上经过大量的验证也证明了相应敏感点疗效的可信性。我们提出心病治从阳明的理论是有文献和临床依据的,希望能为针灸治疗本病在临床中提供有益的思路。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