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得先了解什么是心电图。
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
心电图产生原理
接下来讲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据博声医疗了解到,心脏中的心肌细胞膜是半透膜,静息状态时,膜外排列一定数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膜内排列相同数量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称为极化状态。静息状态下,由于心脏各部位心肌细胞都处于极化状态,没有电位差,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平直,即为体表心电图的等电位线。心肌细胞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阳离子短时间内涌入膜内,使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这个过程称为除极。对整体心脏来说,心肌细胞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顺序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的电位曲线称为除极波,即体表心电图上心房的P波和心室的QRS波。细胞除极完成后,细胞膜又排出大量阳离子,使膜内电位由正变负,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此过程由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称为复极。同样心肌细胞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由电流记录仪描记出称为复极波。由于复极过程相对缓慢,复极波较除极波低。心房的复极波低、且埋于心室的除极波中,体表心电图不易辨认。心室的复极波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整个心肌细胞全部复极后,再次恢复极化状态,各部位心肌细胞间没有电位差,体表心电图记录到等电位线,那么心电图怎么看呢?下文我们会通过心电图讲解去了解心电图怎么看。
心电图记录方法
心电图导联
据博声医疗了解到,心脏在收缩与舒张时,有微小的生物电产生,利用心电图即可从身体表面不同部位探测这种电位的变化并记录下来。描记心电图时,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通过这种心电图记录方法,以记录和反应心脏的电活动。心脏电极的安放部位如下表。在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通常只安放4个肢体导联电极和V1~V66个胸前导联电极,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
两两电极之间或电极与中央电势端之间组成一个个不同的导联,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两个电极之间组成了双极导联,一个导联为正极,一个导联为负极。双极肢体导联包括Ⅰ导联,Ⅱ导联和Ⅲ导联;电极和中央电势端之间构成了单极导联,此时探测电极为正极,中央电势端为负极。avR、avL、avF、V1、V2、V3、V4、V5、和V6导联均为单极导联。由于avR、avL、avF远离心脏,以中央电端为负极时记录的电位差太小,因此负极为除探查电极以外的其他两个肢体导联的电位之和的均值。由于这样记录增加了avR、avL、avF导联的电位,因此这些导联也被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电位投影在矢状面情况。包括Ⅰ、Ⅱ、Ⅲ、avR、avL和avF导联。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电位投影水平面情况包括:V1、V2、V3、V4、V5、V6导联。进一步将这些导联分组,以反应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
中央电势端:也称威尔森中央电端,是通过一个电阻网络将RA,LA,LL电极连接而产生的,代表了身体的平均电压。这个电压接近于极大值(即0)。
心电图记录纸
心电图记录的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纸上,坐标纸为由1mm宽和1mm高的小格组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1小格=1mm=0.04秒。纵坐标电压1小格=1mm=0.1mv。
心电图组成
1.P波
正常心脏的电激动从窦房结开始。由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的交界处,所以窦房结的激动首先传导到右心房,通过房间束传到左心房,形成心电图上的P波。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动,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动。P波时限为0.12秒,高度为0.25mv。当心房扩大,两房间传导出现异常时,P波可表现为高尖或双峰的P波。
2.PR间期
激动沿前中后结间束传导到房室结。由于房室结传导速度缓慢,形成了心电图上的PR段,也称PR间期。正常PR间期在0.12~0.20秒。当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出现阻滞,则表现为PR间期的延长或P波之后心室波消失。
3.QRS波群
激动向下经希氏束、左右束枝同步激动左右心室形成QRS波群。QRS波群代表了心室的除极,激动时限小于0.11秒。当出现心脏左右束枝的传导阻滞、心室扩大或肥厚等情况时,QRS波群出现增宽、变形和时限延长。
4.J点
QRS波结束,ST段开始的交点。代表心室肌细胞全部除极完毕。
5.ST段
心室肌全部除极完成,复极尚未开始的一段时间。此时各部位的心室肌都处于除极状态,细胞之间并没有电位差。因此正常情况下ST段应处于等电位线上。当某部位的心肌出现缺血或坏死的表现,心室在除极完毕后仍存在电位差,此时表现为心电图上ST段发生偏移。
6.T波
之后的T波代表了心室的复极。在QRS波主波向上的导联,T波应与QRS主波方向相同。心电图上T波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心肌缺血时可表现为T波低平倒置。T波的高耸可见于高血钾、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期等。
7.U波
某些导联上T波之后可见U波,目前认为与心室的复极有关。
8.QT间期
代表了心室从除极到复极的时间。正常QT间期为0.44秒。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因此引入了矫正的QT间期(QTC)的概念。其中一种计算方法为QTc=QT/√RR。QT间期的延长往往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
心电图怎么看
下面详细讲解下心电图怎么看:
(一)看数值
1、心率:正常为60-。
小于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大于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ms。
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
3、PR间歇:正常时间-ms。
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血压,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6、P/QRS/T轴:XX/XX/XX,中间那个数-30。—-90。报“心电轴左偏”(非常常见),90。—。报“心电轴右偏”(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具体我不懂,书上也没有,请懂的人指点,谢!
通过心电图讲解图上显示的这些数值,因此要学会心电图怎么看,要先了解以上数据的正常范围。
(二)看有没早搏
据博声医疗了解,QRS形态有宽大畸形的报“室性早搏”,否则报“房性早搏”,房性早搏要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早搏波跟其前后二个正常波的RR间期相加除以2是等于一个正常的RR间期的(说得较难理解,请克服),要用圆规量一下,窦性心律不齐无此规律。写报告时还要分频发还是偶发早搏,频发都多为“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一分钟小于3个为偶发。
另外,有早搏的要加做一分种,看看一分种有多少个,如果是偶发早搏加一分钟却看不到一个的,可考虑做动态心电图。
(三)看心律齐不齐
能找到RR间期时间差异超过ms(3小格)的,又不是早搏的就可以报“窦性心律不齐”了,很多人有的。常见于青、少年,多与呼吸有关,另外不齐者多与呼吸有关,屏住呼吸后不齐多消失。病人常要来问这个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如果心电图除不齐外其他均正常,那一般是无临床意义,我的心电图有时也有。
(四)看有无房颤、房扑
理论上讲房颤是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常V1明显。正常二者鉴别可认为: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就是颤。房颤比房扑多见。
(五)右束支传导阻滞
V1、V2的QRS呈M形或rSR’形的,就是右束支传导阻滞了,其中QRS时限的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否则报不完全性。
(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I、II、aVF的QRS波呈rS形,电轴左偏者,有时见。
(七)ST段、T波改变
至少有1/4检查的病人被报了“T波改变”,主要是表现为低平或倒置。大致这么认为:I、II、V5、V6,应T波应直立,否则为“T波倒置”,在这些导联当中,T波振幅若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为“T波低平”。
关于ST段,须知道,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以等电位线为标准的,J点(ST段起点)后2小格的位置,在任一导联只要下移0.5mV就是“ST段压低”;V1-V2上抬0.3mV和(或)V30.5mV和(或)V4-V60.1mV则为“ST段抬高”。
(九)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始终规律出现,但PR间期越越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了一个QRS,如此循环。称文氏现象。挺常见的。
原标题:《心电图怎么看》